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98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如果按照这样算的话,那很多部落藩属国,比如安东大都护府麾下的诸藩属国,就变成了内藩,而秦国、燕国、齐国,这正儿八经的太宗诸子国,反而成了外藩。

  这岂不是倒反天罡吗?

  天子也不愿意,外藩岂不是意味着有独立的法理,这是朝廷所不能容忍的。

  还有那些公爵国的归属,理论上由天子授予金册,但他们在当地,要和当地的土著交流,还要和六大王国的王交流,于是国中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在的王公之国,可以说是一团乱糟糟,理藩院每次下旨都要发好几封,叠床架屋,不外如是。

  武曌和洛君薇着重于内政,也就是州县的发展,还有府兵的改革,对于这些对外的机构,主打的就是一个,还能运转,那就不要去动。

  从李治去世后,武曌并没有什么非要和西域、漠北争雄的心思,她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科举制度的铺设,对士族的打击,以及厘清财政等方面。

  所以任由这些王公之国自行发展,只要按时纳贡即可,在这种强干不弱枝的指导思想下,中央朝廷的实力很是强盛,但整个藩属国体系就变成了一个不能随便碰的机器。

  天后立了一个皇太女,未来大唐要迎接一个女天子,这件事传到不同的诸侯耳中,反应自然是不一样的。

  燕王和秦王的反应就不同,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个则担心自己的儿子会做出什么错事,但究其根本,对于皇太女,二人都不反对,并没有什么想要借此来额外发挥的想法。

  其他诸侯大多数都如同秦王一样,对于皇帝逊位,皇太女被册封,只是惊讶了一下,而后就各做各的,无论是谁在天子位上,和他们都没有什么关系。

  真正心情复杂的人,是李显和李贤。

  太平的两个兄长,本该在这场李旦逊位的风波中,得利的两个人。

  李贤还好一点,他早就在许多年前,就失去了继承皇帝位的资格,这么多年下来,在蓬莱岛上,努力建设他的卫国,他在卫国中,按照长安城的模样修建了宫城,整个蓬莱岛几乎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建立。

  待在蓬莱岛上,就像是待在中原一样,再加上蓬莱距离中原近,大批大批的汉人进入蓬莱,现在就算是让他去中原其他地方就藩,他也不愿意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