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790节(3 / 7)
这些老燕人在燕国中有政治上的特权,而且很多都站在慕容恪对立面,也不算是彻底的对立面,只不过是因为慕容恪崛起太快,让很多人不爽而已,于是站在了太后的一侧,太后也出身这些老牌勋贵家族。
慕容恪的妻子却是出身汉人的世家大族,娶得是吕氏的贵女,这一支吕氏是当初被袁绍迁过来的,后来有一支被迁徙到幽州,在幽州境内扎根。
在如今的天下中,临淄吕氏和即墨吕氏在连续遭遇重创后,早就选择了合宗,选择了临淄这个老祖宗的发源之地作为郡望。
现在是山东最大的士族之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就是江东洛氏等少数几家。
辽西吕氏虽然不如临淄吕氏,但在天下间,也算是一等一的大族,只不过在燕国中,世家大族不算是特别受重视,顶级的官职难以担任,所以才显得有些不足。
慕容恪的父族、母族、妻族,都不是燕国老牌贵族,这实际上是慕容承光和燕桓帝有意为之,甚至就连慕容承光也知道原因,无非就是燕国老贵族虽然给燕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国家想要正常运转下去,彻底成为王朝国家,就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之中。
如果仅仅是燕国老牌勋贵居于高位,那燕国是没有未来的,既然如此,那作为二人选择执政的慕容恪,就不能和这些人有太多的牵扯,所以为慕容恪选择一个世家大族的女子才是最好的结果。
慕容恪一直以来都按照慕容承光和燕桓帝的意思在做事,到了现在这一刻,他终于感觉到了艰难,他的兄长娶回来的这个女子,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以后的大燕会是什么样子呢?
马车在蓟城中轰隆隆的走着,他闭上了眼,却不知道。
这世上有多少先辈奋斗了无数年,但是最后却被后代子孙一朝就败光的呢?
在这种诸国并立的大争之世,不进就是退啊。
创业的君王为什么永远都比守成的君王伟大呢?
为什么创业的被称为祖,而守成的只能称之为宗呢?
因为守成的君王是没有遇到竞争的,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只会让国家衰败一些,而在大争之世,一个平庸的君王,会让整个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甚至直接覆灭。
↑返回顶部↑
慕容恪的妻子却是出身汉人的世家大族,娶得是吕氏的贵女,这一支吕氏是当初被袁绍迁过来的,后来有一支被迁徙到幽州,在幽州境内扎根。
在如今的天下中,临淄吕氏和即墨吕氏在连续遭遇重创后,早就选择了合宗,选择了临淄这个老祖宗的发源之地作为郡望。
现在是山东最大的士族之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就是江东洛氏等少数几家。
辽西吕氏虽然不如临淄吕氏,但在天下间,也算是一等一的大族,只不过在燕国中,世家大族不算是特别受重视,顶级的官职难以担任,所以才显得有些不足。
慕容恪的父族、母族、妻族,都不是燕国老牌贵族,这实际上是慕容承光和燕桓帝有意为之,甚至就连慕容承光也知道原因,无非就是燕国老贵族虽然给燕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国家想要正常运转下去,彻底成为王朝国家,就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之中。
如果仅仅是燕国老牌勋贵居于高位,那燕国是没有未来的,既然如此,那作为二人选择执政的慕容恪,就不能和这些人有太多的牵扯,所以为慕容恪选择一个世家大族的女子才是最好的结果。
慕容恪一直以来都按照慕容承光和燕桓帝的意思在做事,到了现在这一刻,他终于感觉到了艰难,他的兄长娶回来的这个女子,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以后的大燕会是什么样子呢?
马车在蓟城中轰隆隆的走着,他闭上了眼,却不知道。
这世上有多少先辈奋斗了无数年,但是最后却被后代子孙一朝就败光的呢?
在这种诸国并立的大争之世,不进就是退啊。
创业的君王为什么永远都比守成的君王伟大呢?
为什么创业的被称为祖,而守成的只能称之为宗呢?
因为守成的君王是没有遇到竞争的,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只会让国家衰败一些,而在大争之世,一个平庸的君王,会让整个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甚至直接覆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