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与方家这么熟了,加之林小春本来就每天跑方家,又与方翠情同姐妹,林余氏也就没有反对,一时竟忘了想。

  若家里有几个少年人,那方家不也有两兄弟?

  林小福自然不会说穿的。

  因此,将不用考科举的小读书郎搬到东屋,西屋给了余程志和杨晔,赵子富则和杨瑞住西厢,杨诚过来,赵迎春也就跟着过来了,他们还住西角院里。

  这么一安排,方便又不会拥挤,白天读书他们会呆在各自的屋里,两个人同屋也不会嫌吵。

  但有时也会集中到西厢赵子富的书房里,而这时多在讨论课业,商量什么主题的策论应该如何写,怎样破题更有风格。

  方长宇还没放假,晚上也会过来这边和大家说说话再回。

  家里一下多了这么多人,林余氏却忙得很开心,她喜欢这样的热闹。

  而林小福给的家用银子也翻了倍,赵子诚还时常出门买些吃食回来。

  就这样过了两天,林小福和赵子诚商量,托了方正扬联系方长宇的师长徐先生,待私塾放学之后,每天下午两个时辰,来林家给少年们讲科举。

  不同于村塾的夫人,有的是秀才、有的只是童生,镇上私塾的先生,秀才是最低门槛,还有举人呢。

  明年没有春闱,自然不用急着赶考去,而这样的先生自然是熟知科举花样文章的。

  请了这样的先生来开小灶,对少年们有大好处。

  隔天午后,徐先生就同着方长宇过来了,林小福让赵子诚去招待,寒暄了几句之后,就在西厢书房里讲课。

  搁了两个火盆让书房暖和一些,又给徐先生桌旁放了一盘糕点,还有暖壶可自己添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