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3)
解铃还须系铃人,温良沉思道:想必殿下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元安三十五年八月,大燕太子力排众议,拟御驾亲征,护送一批辎重粮草至北疆战区。
此言一出,满朝上下为之哗然,文武百官皆是一片反对之声,说什么太子乃国之储本,安危关系社稷江山,万不可以身犯险,且眼下国势危殆,正值太子坐镇京师之时。
几个老臣颤颤巍巍讲到动情之处,甚至挤出了两行热泪,恨不能一头撞在大殿的柱子上以死相谏。谁知太子殿下根本无动于衷,全然不在意他们会不会血溅当场肝脑涂地,只轻飘飘回了句北疆军心不稳,急需提振士气,便硬生生把人给打发了回去。
周祺煜不顾安危出征北疆,的确有些一意孤行,可在驻边将士看来,却是另一番明智之举。
如今,大燕与乞木战况胶着,两军对垒僵持不下,将士们早已人困马乏再衰三竭,急需一个契机稳定大局。当朝太子亲征,无疑是体察军情,鼓舞士气的不二之举,还可借此以镇国威,彰显大燕不惧外敌的勇气。
当然,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不能与外人道大燕太子周祺煜,这次是铁了心的,要将自家的媳妇追回来。
作者有话说:
同志们,准备好!王爷要千里追妻了哈
第九十章 追妻
听说太子要来,北疆驻地各级将士全跟打了鸡血似的,从上至下,群情振奋,就连练兵场上每日的口号声,都喊得比平时响亮了不少。
太子两个字,一时间成为伤兵营逃不开的话题。只要一得空闲,大家就会凑到一起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唯独只有南星,提及此事就跟丢了魂似的,整个人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沉默地异乎反常。
当初他狠心分手,从未奢望此后能再见面,不是不想见,实在是不敢见。他不知该如何面对周祺煜,更不知该如何规整自己的心那种肝肠寸断的锥心之痛,简直这辈子也不想经历第二回了。
日复一日,南星挨过一天又一天,好不容易勉强学会将周祺煜藏在心底,虽然还是会像心魔一样,时不时地冒出来发作一次,可毕竟时间是副良药,日子久了,总有熬过去的一天。
如今,胸口的疤都没来得及愈合,一听说太子御驾亲征,这个不能触碰的地方,竟又被活生生血淋淋地挖了出来,连带着苦苦压抑的旖念,一同不可救药地疯长起来。
↑返回顶部↑
元安三十五年八月,大燕太子力排众议,拟御驾亲征,护送一批辎重粮草至北疆战区。
此言一出,满朝上下为之哗然,文武百官皆是一片反对之声,说什么太子乃国之储本,安危关系社稷江山,万不可以身犯险,且眼下国势危殆,正值太子坐镇京师之时。
几个老臣颤颤巍巍讲到动情之处,甚至挤出了两行热泪,恨不能一头撞在大殿的柱子上以死相谏。谁知太子殿下根本无动于衷,全然不在意他们会不会血溅当场肝脑涂地,只轻飘飘回了句北疆军心不稳,急需提振士气,便硬生生把人给打发了回去。
周祺煜不顾安危出征北疆,的确有些一意孤行,可在驻边将士看来,却是另一番明智之举。
如今,大燕与乞木战况胶着,两军对垒僵持不下,将士们早已人困马乏再衰三竭,急需一个契机稳定大局。当朝太子亲征,无疑是体察军情,鼓舞士气的不二之举,还可借此以镇国威,彰显大燕不惧外敌的勇气。
当然,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不能与外人道大燕太子周祺煜,这次是铁了心的,要将自家的媳妇追回来。
作者有话说:
同志们,准备好!王爷要千里追妻了哈
第九十章 追妻
听说太子要来,北疆驻地各级将士全跟打了鸡血似的,从上至下,群情振奋,就连练兵场上每日的口号声,都喊得比平时响亮了不少。
太子两个字,一时间成为伤兵营逃不开的话题。只要一得空闲,大家就会凑到一起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唯独只有南星,提及此事就跟丢了魂似的,整个人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沉默地异乎反常。
当初他狠心分手,从未奢望此后能再见面,不是不想见,实在是不敢见。他不知该如何面对周祺煜,更不知该如何规整自己的心那种肝肠寸断的锥心之痛,简直这辈子也不想经历第二回了。
日复一日,南星挨过一天又一天,好不容易勉强学会将周祺煜藏在心底,虽然还是会像心魔一样,时不时地冒出来发作一次,可毕竟时间是副良药,日子久了,总有熬过去的一天。
如今,胸口的疤都没来得及愈合,一听说太子御驾亲征,这个不能触碰的地方,竟又被活生生血淋淋地挖了出来,连带着苦苦压抑的旖念,一同不可救药地疯长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