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明1671 第415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后以荆襄为界,南明再度分裂为西南何明与东南洪明,聚灵阵计划虽然并未取消,但却陷入了一明各表的窘境,名存实亡。

  次年秋。

  僧道两教修士带着各自的诉求,志愿加入了北明对抗泰坦巨神的行列。

  道教基于飞剑中残存的气息,推演出了外剑路线,希望能借北明朝廷之手进行测试,并对其完善改良,最终达到开宗立派挽救道统的目的。僧众则希望借助封神榜,补全六道轮回之力,并以此为根基建立一个地藏佛国。

  虽然这些诉求看起来还算合理,但北明还是对僧道两家有所顾虑,直到这年十一月底,才终于答应与僧道两家合作。

  并借由绝对实力压制,促使南明方面加入其中。

  咸安十二年二月,北明、僧道、何明、洪明合力向东欧泰坦巨神发起全面反攻。

  三月十七,最后一位泰坦巨神被十数位天阶合力击杀。

  但就在联军欢庆胜利之际,三具早已陨落的泰坦巨神突然复生,并占据了东欧大平原的西北部,宣称要建立地上佛国。

  却原来释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的是化胡为佛的主意。

  比起道教来,佛门显然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这三具复生的泰坦巨神,是所有佛教天阶以轮回转生之术,捏合泰坦残躯残魂所成,被冠以燃灯古佛【过去】、释迦牟尼佛【现在】、弥勒佛【未来】的名号。

  不过这也是形势所迫,万历年间僧道遁入山野时,僧侣的数量是大大超过道人的,但因为没了在世俗的影响力,后续投入佛门道家的,就只有一些仕途不畅的读书人,而这其中选择道教的远远多过释教。

  最初因为分母比例较大,所以情况还不严重,但等到百年之后,最初的僧人道人大都圆寂之后,佛门便渐渐现出颓势。

  而道家延年益寿的本事,又明显高过佛门。

  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让和尚们的危机感大大超过了道士,这才定下了化胡为佛的计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