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233节(5 / 7)
运了三天,把十二万斤柑子运到小林场,比林北订的柑子多了两万斤。
两辆卡车并没有回汉源,而是跟着林北到乡下。
林北在他和阿勇提前约好的地方找阿勇。离得老远,林北看到了阿勇,阿勇身边站着的两个人,这两人是冯援朝大姐、大姐夫。
冯援朝大姐、大姐夫上了卡车,按照本子上的名字带林北去收腊货。
这样的本子,夫妻俩一共带了七个,是夫妻俩努力三个多月的成果。
一行人花了一天半,收了两卡车腊货。
一行人又回到小林场,林北在招待所订了房间,让两个卡车司机、冯援朝大姐大姐夫在房间休息。他带胡翔、阿勇回到火车站,找搬运工,等到货列驶进站里,林北让搬运工往车厢搬货,自己在车厢里指挥人怎么装货,胡翔、阿勇在仓库指挥搬运工搬货。
第197章 197
搬运工正在紧锣密鼓装货, 林北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他们预计要在火车站站前广场卖掉一部分柑子,去围观看新鲜事物的市民一定不少。
人一多, 就容易乱。
他必须得考虑到黄益民忙柑子的事, 桑超英不一定在淮市, 黄益民自己一个人即要组织人把腊货装车上运回厂里,又要顾及卖柑子, 一个人两头忙, 中间很可能出现差池。
林北马上做出调整, 指挥搬运工先装柑子,后装腊货。这样货列到淮市火车站, 方便黄益民先组织人卸腊货, 把腊货装车运走,再一门心思组织搬运工卸柑子, 当场卖柑子。
林北用背篼装柑子,背篼一个一个往上垒, 中间用木板隔开。林北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也不清楚木板能不能承受住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尤其最底层的木板。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退路了,眼看百十来筐柑子被搬进车厢垒好, 林北突然叫停,组织搬运工重新垒背篼,采用三角形的排列方法往上垒背篼,减少最下面木板的承重力, 增加空气在背篼间的流通性, 减少坏果率。
十二万斤柑子被装进货厢,林北立刻组织人手把腊货搬运到货厢。
林北带人紧赶慢赶, 赶在发车前五分钟,把货装完。
↑返回顶部↑
两辆卡车并没有回汉源,而是跟着林北到乡下。
林北在他和阿勇提前约好的地方找阿勇。离得老远,林北看到了阿勇,阿勇身边站着的两个人,这两人是冯援朝大姐、大姐夫。
冯援朝大姐、大姐夫上了卡车,按照本子上的名字带林北去收腊货。
这样的本子,夫妻俩一共带了七个,是夫妻俩努力三个多月的成果。
一行人花了一天半,收了两卡车腊货。
一行人又回到小林场,林北在招待所订了房间,让两个卡车司机、冯援朝大姐大姐夫在房间休息。他带胡翔、阿勇回到火车站,找搬运工,等到货列驶进站里,林北让搬运工往车厢搬货,自己在车厢里指挥人怎么装货,胡翔、阿勇在仓库指挥搬运工搬货。
第197章 197
搬运工正在紧锣密鼓装货, 林北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他们预计要在火车站站前广场卖掉一部分柑子,去围观看新鲜事物的市民一定不少。
人一多, 就容易乱。
他必须得考虑到黄益民忙柑子的事, 桑超英不一定在淮市, 黄益民自己一个人即要组织人把腊货装车上运回厂里,又要顾及卖柑子, 一个人两头忙, 中间很可能出现差池。
林北马上做出调整, 指挥搬运工先装柑子,后装腊货。这样货列到淮市火车站, 方便黄益民先组织人卸腊货, 把腊货装车运走,再一门心思组织搬运工卸柑子, 当场卖柑子。
林北用背篼装柑子,背篼一个一个往上垒, 中间用木板隔开。林北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也不清楚木板能不能承受住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尤其最底层的木板。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退路了,眼看百十来筐柑子被搬进车厢垒好, 林北突然叫停,组织搬运工重新垒背篼,采用三角形的排列方法往上垒背篼,减少最下面木板的承重力, 增加空气在背篼间的流通性, 减少坏果率。
十二万斤柑子被装进货厢,林北立刻组织人手把腊货搬运到货厢。
林北带人紧赶慢赶, 赶在发车前五分钟,把货装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