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222节(2 / 7)
大家把运回来的废料堆在西南墙角,半面墙被堆满了废弃木料,饭也做好了。
林北在这里吃过了饭,带着孩子回五号巷。
第二天早晨,父子俩早早起了床,刷牙洗脸,抹好了香,林北拿着两盏灯笼走到院门口,林聪抱着小锤子跑到院门口,把锤子递给爸爸,从爸爸手里接过灯笼,林北从兜里掏出两枚洋钉,把洋钉钉在门楣两端,林北放下锤子,把林聪举过头顶,林聪把灯笼挂钉子上。
父子俩欣赏了一会儿灯笼,带着十袋糯米粉、五包白砂糖、六斤白芝麻去出租屋,林玉章拿着食材去做汤圆,林北带着孩子出了门。
今天是正月十五,手艺人没有因为过节而休息,他们或是坐在店门口,或是在后院忙碌着,一根普普通通的竹子,在手艺人手中变成箅子、屉子、簸箕、甑子、背篓、筐子、椅子、竹席、竹桌、柜子、床……林聪被爸爸牵着走,视线总是停留在路过的手艺人身上。
父子俩走进灯笼店,买了十盏大红灯笼离开。
两人刚回到院子里,林聪就被林南带去挂灯笼。
林北没去管他俩,寻着熟芝麻香味走过去,就看到赵二棍把熟芝麻倒入老式陶瓷蒜臼里,拿起捣蒜槌捣芝麻,一群人馋的流哈喇子,趴在桌子另一端,伸长脖子看,赵二棍一边叮嘱他们别偷吃簸箕里的熟芝麻,一边低头捣芝麻。
大家馋的很,怕自己忍不住偷吃,跑到屋后继续整理菜地了。
和面的林玉章见大家跑了,收回了目光。
赵二棍把捣成粉状的芝麻倒入搪瓷盆里,继续捣芝麻。
盆里的芝麻碎一点点增多,满的冒了尖,赵二棍又拿了一个盆,匀一半芝麻碎到这个盆里。白砂糖被他倒入芝麻碎上,橘红色的太阳升到屋脊上,撒了一层橘光在晶莹透亮的糖上,赵二棍拿筷子搅拌,美好的色彩像一道道流光携着芝麻碎起舞,赵二棍咧着嘴搅拌。他放下筷子,把两盆馅料放到一旁,把架子上的竹匾拿出来,撒了一层面粉,把竹匾放回架子上。
糯米粉不像面粉那样有韧劲,赵二棍是新手,包汤圆不会封口,即便他勉强封了口,汤圆总是出其不意裂开,为了不糟蹋珍贵的粮食,他老老实实生火烧水。
林玉章捏两下,就捏出一个面皮,面皮裹上芝麻,滚入虎口处,虎口张合几下,汤圆转了两圈,封口就合上了,双手交换颠两下,白嫩嫩的汤圆滚入竹匾里。
林玉章把一匾汤圆放入架子第二层,抽出最底下的竹匾,把竹匾放最上面一层,继续包汤圆。
↑返回顶部↑
林北在这里吃过了饭,带着孩子回五号巷。
第二天早晨,父子俩早早起了床,刷牙洗脸,抹好了香,林北拿着两盏灯笼走到院门口,林聪抱着小锤子跑到院门口,把锤子递给爸爸,从爸爸手里接过灯笼,林北从兜里掏出两枚洋钉,把洋钉钉在门楣两端,林北放下锤子,把林聪举过头顶,林聪把灯笼挂钉子上。
父子俩欣赏了一会儿灯笼,带着十袋糯米粉、五包白砂糖、六斤白芝麻去出租屋,林玉章拿着食材去做汤圆,林北带着孩子出了门。
今天是正月十五,手艺人没有因为过节而休息,他们或是坐在店门口,或是在后院忙碌着,一根普普通通的竹子,在手艺人手中变成箅子、屉子、簸箕、甑子、背篓、筐子、椅子、竹席、竹桌、柜子、床……林聪被爸爸牵着走,视线总是停留在路过的手艺人身上。
父子俩走进灯笼店,买了十盏大红灯笼离开。
两人刚回到院子里,林聪就被林南带去挂灯笼。
林北没去管他俩,寻着熟芝麻香味走过去,就看到赵二棍把熟芝麻倒入老式陶瓷蒜臼里,拿起捣蒜槌捣芝麻,一群人馋的流哈喇子,趴在桌子另一端,伸长脖子看,赵二棍一边叮嘱他们别偷吃簸箕里的熟芝麻,一边低头捣芝麻。
大家馋的很,怕自己忍不住偷吃,跑到屋后继续整理菜地了。
和面的林玉章见大家跑了,收回了目光。
赵二棍把捣成粉状的芝麻倒入搪瓷盆里,继续捣芝麻。
盆里的芝麻碎一点点增多,满的冒了尖,赵二棍又拿了一个盆,匀一半芝麻碎到这个盆里。白砂糖被他倒入芝麻碎上,橘红色的太阳升到屋脊上,撒了一层橘光在晶莹透亮的糖上,赵二棍拿筷子搅拌,美好的色彩像一道道流光携着芝麻碎起舞,赵二棍咧着嘴搅拌。他放下筷子,把两盆馅料放到一旁,把架子上的竹匾拿出来,撒了一层面粉,把竹匾放回架子上。
糯米粉不像面粉那样有韧劲,赵二棍是新手,包汤圆不会封口,即便他勉强封了口,汤圆总是出其不意裂开,为了不糟蹋珍贵的粮食,他老老实实生火烧水。
林玉章捏两下,就捏出一个面皮,面皮裹上芝麻,滚入虎口处,虎口张合几下,汤圆转了两圈,封口就合上了,双手交换颠两下,白嫩嫩的汤圆滚入竹匾里。
林玉章把一匾汤圆放入架子第二层,抽出最底下的竹匾,把竹匾放最上面一层,继续包汤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