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 第153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来三年毕业就已经很可怕了,若是还要往后延,简直不可想象。

  太可怕了。

  第155章

  书院的实验用地有两百亩的面积,其中有肥沃的上等好地,也有沙壤、贫瘠之地,他甚至还跑遍了整个栎阳周围的土地,特地找寻了一小块盐碱地。

  上等的好地不用说自然种的是粮食,沙地则种了不少红薯,他还育了几分地的土豆和棉花,这是专门用来育种的。

  商城里土豆的价格是一百庄园币一个,贵得吓死人,但是薯种真不错。

  生长快,抗病害,耐贫瘠。

  樊伉估摸着产量应该也不会低。

  棉花种籽也贵,三分地的种籽花了他将近二十万庄园币。

  盐碱地上他则种上了不少的沙枣和甜高粱。这两样都耐盐碱、耐旱、适应性强,产量相对而言比种其他的作物要高。尤其是沙枣,还有降低土壤盐分的作用,用来治理改良盐碱地非常有用。

  今天他们主要的劳作场地就是麦地。

  樊伉身先士卒,带着学子们拿着镰刀在田地里挥汗如雨,无名则和那些身高体壮的健仆们将割下来的麦子挑到牛车上,运回晒粮坪。

  阿秃力气大,它拉的牛车里装的麦穗最多最重,依然跑得最快。跟它要好的大黑拉不了车,就在不远处的山坡上放羊,只要有羊想跑下山坡冲到田地里捣乱,大黑就飞快地跑过来将它撵回去。

  秋收就是跟老天爷抢时间,没谁能闲着,不管是谁都得下地干活。

  自从樊伉这个书院建起来之后就颇受各方瞩目,尤其是把自家子弟送进书院的那几家,时不时地会关注书院的发展动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