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保成爱缠哥哥,原本是跟着承祜一起在上书房旁听。承祜殇后,保成便不肯再去上书房。皇帝念他年幼,把人留在了乾清宫,亲自授课,待日后再给他请老师筵讲。从前有承祜这个嫡长子顶着,皇帝对年幼的嫡幼子保成功课不算十分严厉。可自从承祜没了,皇帝便把目光转向保成,处处以从前要求承祜的标准要求他。想也知道,一个三四岁,性子被宠得无拘无束的稚子,遭得住才怪。皇帝教子那一套,晨音可是记得一清二楚的。当年,小九和小十一这小哥两可没少私下偷偷给她喊过累。清早寅时(3-5时)六岁以上还未出宫历练的阿哥们便得去上书房温习功课。卯时(5-7时)满文师傅、汉文师傅来授课了。从满蒙汉三种文字、语言到儒家学问,以及治国□□、文章诗词,阿哥们样样都要学。按照皇帝的少时读书,一百二十遍的标准。师傅们一般是先领着阿哥们把当日及前几日所学的文章读一百二十遍,然后释其意,再让阿哥们写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这还不算完,上完课,每人还要作一篇对这堂课的理解的文章。而且皇帝会抽空亲自查验,不论是背诵还是写文章,若是没过关者,不仅会被骂,午时(11-13时)膳后也不许小憩,继续背书。当初经常被罚的是诸皇子中最不爱笔墨的老十。老九与他年纪相仿,哥俩关系最好,经常会悄悄替他捉笔写文章。皇帝心情好时,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这小哥两过了。若是心情不好,这两就成了难兄难弟,耷拉两颗光脑袋被数落一气后,都得抄书受罚。偶尔老八也会挨骂被罚,他文采其实不错,但一笔字写得实在是丑。说来,这三兄弟后来能走到一处,与打小一同在上书房外挨罚这段脱不了关系。未时(13-15时)进点心后,阿哥们又开始学骑马弯弓,治军宣武。申时(15-17时)那会儿保成已受封太子多年,因储君与诸位普通阿哥学的不一样,便单独在无逸斋念书。皇帝若得空,申时会带着一众阿哥们去陪读。又是一番背书文章考校,不过关的又有惩罚。酉时(17-19时)皇帝会令诸子依次弯弓射箭,按照成绩,该骂的骂,该罚的罚。阿哥们从早学到晚,也就下学后能得时间喘口气。而且,一整年里,除了元旦、端午、中秋、皇帝寿辰、自己寿日这五天,阿哥们能休沐歇歇,连除夕当日都得上书房。这还只是普通阿哥的读书安排,至于保成这个被皇帝寄予厚望的储君一日内的课业安排,更是繁重。总而言之,皇帝教子,上心且狠心。仔细论究,若不是皇帝这堪称苛刻的教子手段。后来的保成,也不会被逼成那副样子。子壮父疑——太子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野心勃勃的兄弟们,而是他的皇父。晨音与皇帝对视片刻,欲言又止。顾及保成在场,最终还是没直言皇帝过于严苛,免得他觉得在小辈面前损了威严,等会子更没得谈。晨音装聋没搭皇帝的腔,继续哄保成说话,“来,尝尝汤嬷嬷做的芙蓉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