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第54章
晨音面无表情的注视着殿门,她五官生得明艳,如此神态,越发让人觉得冷傲不可攀。若不是她掐着宫扇的右手指骨隐隐泛白,汤嬷嬷几乎没察觉到她情绪变化。汤嬷嬷收回眼,悄无声息的去把殿门关上了。本以为紧接着,便会听见瓷器碎裂或怒叱的声音。哪知,晨音始终脊背端坐在原处,半响没有任何发泄的举动。汤嬷嬷眉心一蹙,刻意压低的声音里,满是不安,“小主?”
“有孕四月。”
晨音喉间溢出一丝冷笑,“时机拿捏得可真好啊。按这日子推算,还未出孝昭皇后百日,她便打着侍奉承祜的幌子,迫不及待爬上了龙床,真是好啊!”
这一世,因青梧知晓了乌雅氏的坏心思,不让她近身伺候,乌雅氏自然也没机会往皇帝面前凑。所以并未像从前那般,顺利承宠做起了后妃。当初青梧仙逝后,乌雅氏主动请调去奉先殿,晨音是知晓的。凭她对乌雅氏的了解,不难猜出乌雅氏是冲着皇帝去的。只是她想着承祜还在奉先殿养病,皇帝就算真吃了乌雅氏的手段,也必不会在承祜病重的关头,起心思宠幸于乌雅氏,并未过多防范。可如今,竟不知是她仗着有从前的记忆,过于轻视了乌雅氏,还是高估了皇帝。晨音气怒攻心,‘啪’的一声,把生生折断的宫扇掷在地上,低头猛咳起来。汤嬷嬷忙端了碗茶给她,一边替她拍背,一边安抚道,“小主别动怒,哪位是包衣出身,虽侥幸承恩有孕,可凭皇上宠幸她后,连个官女子名头都未曾给她,仍让她不尴不尬继续当宫女,便知她是个不得宠的。后宫这样的女子不知凡几,小主何必与她一般见识。”
“是,后宫这样的女子多得是。”
晨音哑着嗓子恨声道,“可只有她乌雅氏一个是坤宁宫出去的,还顶着替孝昭皇后照顾承祜的名头!”
青梧百日未过,乌雅氏便爬上了龙床,这简直是活生生在打青梧的脸。皇帝没给她位份,悄悄把此事揭过,未必是嫌弃她,而是心知肚明自己做下的事颇为尴尬罢了。汤嬷嬷伺候晨音快一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她这般恼怒失态。除了心内叹声“重情”一时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两厢正沉默着,殿门突然自外面被打开了,一双明黄靴子跨了进来。晨音紧盯着地上移动的黑影,没起身相迎的意思。汤嬷嬷先低声提醒了她两句,见她不为所动,忍不住扯了扯她的衣袖。晨音大力拂过袖子,哑声道,“下去!”
走到近处的皇帝明显听见了晨音的话,眼角一挑,目色浓黯,摆手示意汤嬷嬷与随侍的宫人都退下。殿门再次合上。皇帝注视了晨音片刻,唇角微微上扬,若无其事的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对折纸笺递过去,“给你拟的封号,看看喜不喜欢。”
晨音没有说话也没有抬头,只伸手接过,展开纸笺。雪白的澄心堂纸笺正中,“宜”字如铁画银钩般。晨音藏在袖子里的左手攥紧,倏然抬头,双目灼灼望向皇帝,“皇上喜欢这个字吗?”
“自然。”
皇帝很轻的蹙了下眉,尔后又神色如常道,“你是个懒的,上次朕让你自己选封号,月余不见你有动静,索性亲自给你拟了。这个‘宜’字出自诗词‘宜烟宜雨又宜风’,跟你的性子长相都极相配。”
“嗤——”晨音冲皇帝讥诮一笑,“若我记得没错,这首诗是唐人用来咏竹的。竹为岁寒三友之一,世人皆知它清白立世,宁折不弯。皇上既以此字给我做封号,这般高的赞誉,那我也不能让皇上失望。”
晨音紧盯着皇帝,面无表情的撕掉纸笺,一字一顿吐出两个字,“出去!”
“放肆。”
↑返回顶部↑
晨音面无表情的注视着殿门,她五官生得明艳,如此神态,越发让人觉得冷傲不可攀。若不是她掐着宫扇的右手指骨隐隐泛白,汤嬷嬷几乎没察觉到她情绪变化。汤嬷嬷收回眼,悄无声息的去把殿门关上了。本以为紧接着,便会听见瓷器碎裂或怒叱的声音。哪知,晨音始终脊背端坐在原处,半响没有任何发泄的举动。汤嬷嬷眉心一蹙,刻意压低的声音里,满是不安,“小主?”
“有孕四月。”
晨音喉间溢出一丝冷笑,“时机拿捏得可真好啊。按这日子推算,还未出孝昭皇后百日,她便打着侍奉承祜的幌子,迫不及待爬上了龙床,真是好啊!”
这一世,因青梧知晓了乌雅氏的坏心思,不让她近身伺候,乌雅氏自然也没机会往皇帝面前凑。所以并未像从前那般,顺利承宠做起了后妃。当初青梧仙逝后,乌雅氏主动请调去奉先殿,晨音是知晓的。凭她对乌雅氏的了解,不难猜出乌雅氏是冲着皇帝去的。只是她想着承祜还在奉先殿养病,皇帝就算真吃了乌雅氏的手段,也必不会在承祜病重的关头,起心思宠幸于乌雅氏,并未过多防范。可如今,竟不知是她仗着有从前的记忆,过于轻视了乌雅氏,还是高估了皇帝。晨音气怒攻心,‘啪’的一声,把生生折断的宫扇掷在地上,低头猛咳起来。汤嬷嬷忙端了碗茶给她,一边替她拍背,一边安抚道,“小主别动怒,哪位是包衣出身,虽侥幸承恩有孕,可凭皇上宠幸她后,连个官女子名头都未曾给她,仍让她不尴不尬继续当宫女,便知她是个不得宠的。后宫这样的女子不知凡几,小主何必与她一般见识。”
“是,后宫这样的女子多得是。”
晨音哑着嗓子恨声道,“可只有她乌雅氏一个是坤宁宫出去的,还顶着替孝昭皇后照顾承祜的名头!”
青梧百日未过,乌雅氏便爬上了龙床,这简直是活生生在打青梧的脸。皇帝没给她位份,悄悄把此事揭过,未必是嫌弃她,而是心知肚明自己做下的事颇为尴尬罢了。汤嬷嬷伺候晨音快一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她这般恼怒失态。除了心内叹声“重情”一时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两厢正沉默着,殿门突然自外面被打开了,一双明黄靴子跨了进来。晨音紧盯着地上移动的黑影,没起身相迎的意思。汤嬷嬷先低声提醒了她两句,见她不为所动,忍不住扯了扯她的衣袖。晨音大力拂过袖子,哑声道,“下去!”
走到近处的皇帝明显听见了晨音的话,眼角一挑,目色浓黯,摆手示意汤嬷嬷与随侍的宫人都退下。殿门再次合上。皇帝注视了晨音片刻,唇角微微上扬,若无其事的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对折纸笺递过去,“给你拟的封号,看看喜不喜欢。”
晨音没有说话也没有抬头,只伸手接过,展开纸笺。雪白的澄心堂纸笺正中,“宜”字如铁画银钩般。晨音藏在袖子里的左手攥紧,倏然抬头,双目灼灼望向皇帝,“皇上喜欢这个字吗?”
“自然。”
皇帝很轻的蹙了下眉,尔后又神色如常道,“你是个懒的,上次朕让你自己选封号,月余不见你有动静,索性亲自给你拟了。这个‘宜’字出自诗词‘宜烟宜雨又宜风’,跟你的性子长相都极相配。”
“嗤——”晨音冲皇帝讥诮一笑,“若我记得没错,这首诗是唐人用来咏竹的。竹为岁寒三友之一,世人皆知它清白立世,宁折不弯。皇上既以此字给我做封号,这般高的赞誉,那我也不能让皇上失望。”
晨音紧盯着皇帝,面无表情的撕掉纸笺,一字一顿吐出两个字,“出去!”
“放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