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茉的英雄主义 第38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茉感觉自己悟了,对着听筒说:“我知道了,不变应万变,无招胜有招!”

  周遇说:“嗯?”

  “我要睡觉啦,晚安!”

  “晚安。”

  有了底气和信心,陈茉决定就事论事,专心对待工作,什么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暂且不去管它了。

  上一版本的绩效方案是罗姐早前定下来的,沿用了几年,主要指标都围绕着内容产出效果,激励项目也主要集中在激发思维创意层面。

  陈茉自己是文案策划出身,其实是能够认同这种制定逻辑的,优质的内容是产品线的核心,是区别于市场的其他同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对于旅游线路设计方案来说,景点就是那些景点,人文就是那些人文,区别就在于切入和挖掘的角度,线路之间的衔接和设计,配合不同主题、不同包装,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的用户特点。

  策划部成立的初衷和关键职能就在于此。

  但是,过于强调内容导向会导致一些问题,首先是受众衔接的问题,策划部在进行线路内容策划的时候,受众是游客群体,也就是 c 端,然而当一条线路方案设计完成,市场部真正拿出去销售的时候,却主要是面向各大旅行社和甲方公司等,也就是 b 端。

  这两端的需求当然不同,因此策划部与市场部抵牾最多,市场部推脱线路设计的不行所以不好卖,策划部吐槽市场部毫无下限只知道迎合用户不知道说服和销售技巧。

  当行情好的时候,策划部能够压过市场部,现在行情不够好了,业绩下滑的压力不可能让市场一个部门来背。

  其次就是成本控制的问题,之前是各部门流水线作业,像一家餐厅一样,由公司定出“菜单”,策划部制作出“菜品”,商务部配合采购原材料(也就是各大供应商的签约)和保证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然后由市场部端出去卖掉,大家只管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

  那么为了精益求精地提升“菜品口感”,成本自然是居高不下的,能用好的就用好的,能选贵的就选贵的,因为策划部只用对内容负责。

  还是那句话,行情好的时候大手大脚没关系,行情差了难免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一味的砍预算不是办法,所以郝总想要从绩效制度下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