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4)
八月,已入秋,天气凉爽了不少,早晚温差也大了起来,比起夏日,这种气候着实舒适。
这日,姜臻坐在窗牖旁的桌案前,执笔描着图案。
桌案上散乱铺陈着用过的或没用过的宣纸。
仔细一看,原来她在画金饰图案。
这些时日,姜臻走访了上京的几家金饰铺子,发现在上京,金饰品并不受达官贵人们的喜爱。
他们大多喜爱翡翠玉石,大抵觉得金子庸俗不堪。
而姜臻,却对金子有着偏乎寻常的喜爱。
最早,姜家就是做金饰发家的,后来直到陈氏嫁进来,才发展的香料铺子。
陈氏嫁进来后,既能调方子,又能画金器饰样,姜家的老字号招牌这才在滇地发扬光大了。
姜臻很好地继承了陈氏的天赋。
她不仅能调香,亦如陈氏一般,能画金器饰样。
自她的铺子和银票被顾珩夺去了后,她就开始琢磨给上京的金饰铺子画试样,看看能不能赚点钱。
上京的金铺,生意都不好。
姜臻认为,上京人觉得金器庸俗并不是导致金器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而是上京的金器式样太丑,看起来都是黄橙橙,金灿灿的,着实显得肤浅和庸俗。
而姜臻却打心里认为,金器虽俗,但成百上千年来,饰品界一直都有它的地位。
↑返回顶部↑
这日,姜臻坐在窗牖旁的桌案前,执笔描着图案。
桌案上散乱铺陈着用过的或没用过的宣纸。
仔细一看,原来她在画金饰图案。
这些时日,姜臻走访了上京的几家金饰铺子,发现在上京,金饰品并不受达官贵人们的喜爱。
他们大多喜爱翡翠玉石,大抵觉得金子庸俗不堪。
而姜臻,却对金子有着偏乎寻常的喜爱。
最早,姜家就是做金饰发家的,后来直到陈氏嫁进来,才发展的香料铺子。
陈氏嫁进来后,既能调方子,又能画金器饰样,姜家的老字号招牌这才在滇地发扬光大了。
姜臻很好地继承了陈氏的天赋。
她不仅能调香,亦如陈氏一般,能画金器饰样。
自她的铺子和银票被顾珩夺去了后,她就开始琢磨给上京的金饰铺子画试样,看看能不能赚点钱。
上京的金铺,生意都不好。
姜臻认为,上京人觉得金器庸俗并不是导致金器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而是上京的金器式样太丑,看起来都是黄橙橙,金灿灿的,着实显得肤浅和庸俗。
而姜臻却打心里认为,金器虽俗,但成百上千年来,饰品界一直都有它的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