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癸章 — 45°31’22″N 122°59’23″W(2 / 2)
跳完舞后飢肠轆轆,和朋友来到威廉斯堡(williamsburg)的一间时髦法式餐厅《lecrocodile》用餐。当天是星期五晚上,餐厅里满满的全是衣冠楚楚的人类。其中,有富二代来这里约会的,也有小家庭前来用餐的,还有一群上了年纪有品味的女士来这边聚会的。整个场景像极了《慾望城市,sexandthecity》里会出现的一场戏。女主角凯莉.布雷萧,由莎拉.洁西卡.帕克(sarahjessicaparker)饰演,正与姊妹淘在某一桌嚮往着名牌与爱情(thetwo“l”,labels&love)。我和朋友举杯庆祝,他在instagram上发了一则限时动态,写说:「welcomeback!」。饱餐一顿后,我们散步到河岸。一整排曼岛夜景又在眼前展开,远方汽车的喇叭声隔着河都能听得到,摩天大楼的灯光依然闪烁着,这是一齣看不腻的华丽都市舞台剧。
隔天一大早,朋友开车一路向北,我们来到距离纽约市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的一座小城市,比肯(beacon)。今天的一大重点是参观一个现代美术馆《dia:》。做为一个理性且讲求结论的知识份子,从前看艺术品的经验往往是作品本身必须和旁边说明的牌子紧紧连系在一起才行。当艺术品旁边的牌子消失了,我就容易陷入一种无垠的恐惧中。像是没有了灯塔的指引,失去了航行的方向。因为没有结论,所以心慌。二十世纪以前的艺术品往往是「看得懂的」。例如,牌子说「撑着阳伞的女子」,旁边的画作中就是一位撑着阳伞的女子。如此地令人心安。然而,二十世纪以后的创作者开始将理解作品的能力还给观看者。可惜的是,观看者不一定那么坚强,可以有勇气自己去理解作品。其实人也是一个作品。在职场里,我们的履歷就是掛在我们身旁的牌子。雇主总是在寻找作品和牌子相符的人。当作品和牌子不符的时候,雇主就会心慌,就会说出和lisa一样的话,「itreallydoesn’tmakeanysensetome!!你怎么跟我以前面试的人这么不同?你不要再说了,我真的完全听不下去。」走进dia:,所有作品都要靠观者自己去解读,自己去心领神会。一开始我非常不习惯。一大块锈蚀的铁块就这样放在一个巨大的仓库里,我「看不懂」。然而,我的感知将我的理知安抚下来。当我静下心来去感受时,我发现我开始能看见不同的东西。比自己的身高还要高上两倍不止的巨大铁片和从户外照进室内的光產生奇妙的互动关係。光在铁片上反射出不同层次的光泽,不同的锈蚀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光影变化。当我走在两侧都被巨大铁片环绕的狭窄空间里时,我突然感觉到会不会其实我们都在这个看似自由的世界里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亲情、爱情、工作、居住,这四种伟大的人类行为会不会是使一个人不能自由的主要原因呢?我在这个作品面前思考这些问题,我「看懂」了它。
在dia:里,我又想起了帕洛奇欧岛。岛屿刚刚经歷了四年一次的喧闹欢庆。有人失望,有人狂喜。这是民主必然的结果。新的领袖在台上慷慨激昂地陈述着未来的愿景,他将带领着这座岛屿上的所有眾生踏上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未来。落选者也在台上试着安抚失望的支持者,并很有运动家风范地致电祝贺当选者。在这一场激烈廝杀的竞争中,如果有人换个角度思考,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每一位参选人都是以「赢」为目标参选,但如果一开始就以「输」为目标竞争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在我看来,那些落选者之所以会落选的原因就是在于「不知道怎么输」。「知道怎么输」可是门大智慧。我们从小接受的思想都是关于胜利的。考试要考第一名,跑步要跑第一名,书法要写到第一名。然而,这样的胜利者思维非常危险且容易幻灭。因为人生主要不是以赢构成,而是以输为本体。此时,我走到一整片碎玻璃前停了下来。用理性思维活了三十年,到了最近几年总觉得算数中的「负号」比「正号」来的迷人。会不会身为「亻」的功课就是要我们学会如何用负号将自己愈减愈少直到消逝呢?负号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带给我的远比它从我身上减去的来的多。四年半前一无反顾地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基本上就是将自己归零重新开始。但现在回头看,发现自己手中的牌比从前的自己来的多更多。思想上的自由,自我价值的提升与看待事情的角度早已和过去的自己不同。当时在很多人眼中的「输」或者是「减」反而成就了现在的「赢」和「加」。负负可以得正,减减可以得无限。再拉回这次岛屿上的选举,我也期待着此次的落选者有人可以走入大山大水中去体会输的本质再回到人世间。如果有这一号人物,他或她将会成回这座岛屿在政治上了不得的人才。但事实上多得是又在想着下一次要怎么赢的政客。这座岛屿上的人和其壮丽的山水始终无法沟通。讲完了「输」,那么「赢」呢?赢的本质是什么?总是觉得「赢」这个字有些荒凉。赢了这一次,又在想着下一次也要赢。赢总是无法满足人类贪而无厌的嘴,始终饥渴地吞噬所有的慾望。再用一个美丽的假象去包装这个慾望,故作镇定地宣示自己将带领所有的肉身前进一切的未知。但我有时在想,这些在台上慷慨激昂的领导者真的知道要带领台下狂热的支持者前往何处吗?会不会他们心里也是茫然而荒凉的。褪去所有表面热闹的华丽后,在夜深人静时,他们也会陷入一种无边的恐惧里,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里。所有的领导者会不会都是一种假象,一种支持者塑造出来的假象。因为支持者并没有勇气自己去寻找正确的方向,所以用自己的懦弱雕塑出来一位领导者,将寻找正确方向的任务託付给一个自己也不知道正确方向在哪里的人。所谓的「问道于盲」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领导者说不定自己也是斑斑剥剥的,却要很坚定地用手指向一个确切的方向。如此荒谬,如此荒凉。
週日早晨的苏豪区慵懒间逸,任何的清醒与紧绷都是一种罪。有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在远处向我招手,他穿着maisonmargiela黑色长风衣,脚上一双bottegaveneta鲜绿厚底tirechelseaboots。james还是那么时髦。我们彼此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还真是久违了。我们就这样走在绿影婆娑的人行道一路朝向预定好的餐厅前进。落座后,james开口说道:「收到你的电子邮件时还真的是吓了我一跳。很少有学生回来找我,有的话也多是拿观光签证进来的。像你这样有抽中工作签证再回来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今天再见到你还真有点超现实感。」我笑着回说:「当一个人的生命荒谬离奇到一个程度,任何的超现实都会成为现实。」james说:「你的生命轨跡很特别。你之后有什么打算?以我对你的了解,你应该有下一步的规划了吧!」我回说:「我之后想参加每年由美国服装设计师协会(thecounciloffashiondesignersofamerica,inc.,cfda)所举办的比赛。」james说:「很好,你有什么想法吗?」我说:「目前还在构思中,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不过中心思想还是环绕在『科学』与『时尚』这两座大山间。」james接着说:「不管以什么为中心思想,你要牢牢记在心里的是,『这世界从来就不缺好设计』。一个好的系列完全不是现在时尚界需要的东西。时尚界现在最缺乏的东西是一个可以从根本改变这个產业的理念。」我的表情充满着疑问。他继续说:「我也跟你一样疑惑,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个理念到底是什么。如果用比较白话来说的话,那就是创作者必须回到『亻的原点』去做创作。只有回到亻的原点,创作出来的东西才能够抵抗时间的摧残。不然在现在这个资讯极度流通的世界里,哪一个檯面上的设计师能花红百日?」我的表情更疑惑了。饭后我和james搭地铁回到parsons。他向我介绍新开放给学生使用的一栋楼。即使是週日,还是有学生来学校做作业。许多极具实验性质的东西杂乱地摆放在地上或者是固定在墙上。这个楼层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
回到大街上,想着时间还早,我又回到了中央公园。三月中正值春分,整座公园经过了一个寒冬等待着春神的召唤,将再次充满生机。我一路从公园的西南角走到了上西区接近自然史博物馆附近。忽然一个念头,我离开公园,切入上西区。在四零五四年的某个夜晚,我在西76街与阿姆斯特丹大道交叉口旁的人行道上蜷蹲着,绝望着。当时的我和伦理发生激烈的碰撞。在伦理面前,我的灵魂被撕得支离破碎。当时的我无力抵抗,只能任由伦理的暴力碾压。现在回到这个交叉口,陈夫人的那句「我只是担心你」彷彿还飘盪在空气里,和淡淡的大麻味混合麻痺了我的神经。我望着那个我曾经蜷蹲在那儿的那一方地发呆。我想我在伦理面前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呀!我是因为够幸运才能站在这里。如果我不够幸运呢?我该如何在岛屿上继续和伦理交手?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没有答案。这世间上的所有不可思议都如此令人无语。或许生命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我只能用尽全力去活着。
当晚,我做了一个梦。我来到了一个硕大的空间里,里头只有一张椅子、一幅画、一个人。这幅画中有五个裸体的女人,她们的肉身被创作者残忍地割裂后再重组。我走到坐在那张椅子上的那个人面前。他的眼睛盯着那张画看,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突然,他的眼神望向我,对着我说:「你知道该怎么在四十一世纪当个『亻』吗?」我不确定我听懂了他的问题,回说:「你说什么?」他继续说:「每当我想到这个问题,我都会回到这张画前。好像凝视着它,总有一天我就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问说:「你得到了吗?」他回说:「或许吧!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说:「可以让我坐在你的旁边吗?」他将身子往旁边挪,空出了一个屁股的空间。我坐下,眼睛和他一样盯着面前这张画看。我和我,在这张破碎的画布前,彼此的视网膜上投射出的是一个完整的自己。 ↑返回顶部↑
隔天一大早,朋友开车一路向北,我们来到距离纽约市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的一座小城市,比肯(beacon)。今天的一大重点是参观一个现代美术馆《dia:》。做为一个理性且讲求结论的知识份子,从前看艺术品的经验往往是作品本身必须和旁边说明的牌子紧紧连系在一起才行。当艺术品旁边的牌子消失了,我就容易陷入一种无垠的恐惧中。像是没有了灯塔的指引,失去了航行的方向。因为没有结论,所以心慌。二十世纪以前的艺术品往往是「看得懂的」。例如,牌子说「撑着阳伞的女子」,旁边的画作中就是一位撑着阳伞的女子。如此地令人心安。然而,二十世纪以后的创作者开始将理解作品的能力还给观看者。可惜的是,观看者不一定那么坚强,可以有勇气自己去理解作品。其实人也是一个作品。在职场里,我们的履歷就是掛在我们身旁的牌子。雇主总是在寻找作品和牌子相符的人。当作品和牌子不符的时候,雇主就会心慌,就会说出和lisa一样的话,「itreallydoesn’tmakeanysensetome!!你怎么跟我以前面试的人这么不同?你不要再说了,我真的完全听不下去。」走进dia:,所有作品都要靠观者自己去解读,自己去心领神会。一开始我非常不习惯。一大块锈蚀的铁块就这样放在一个巨大的仓库里,我「看不懂」。然而,我的感知将我的理知安抚下来。当我静下心来去感受时,我发现我开始能看见不同的东西。比自己的身高还要高上两倍不止的巨大铁片和从户外照进室内的光產生奇妙的互动关係。光在铁片上反射出不同层次的光泽,不同的锈蚀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光影变化。当我走在两侧都被巨大铁片环绕的狭窄空间里时,我突然感觉到会不会其实我们都在这个看似自由的世界里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亲情、爱情、工作、居住,这四种伟大的人类行为会不会是使一个人不能自由的主要原因呢?我在这个作品面前思考这些问题,我「看懂」了它。
在dia:里,我又想起了帕洛奇欧岛。岛屿刚刚经歷了四年一次的喧闹欢庆。有人失望,有人狂喜。这是民主必然的结果。新的领袖在台上慷慨激昂地陈述着未来的愿景,他将带领着这座岛屿上的所有眾生踏上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未来。落选者也在台上试着安抚失望的支持者,并很有运动家风范地致电祝贺当选者。在这一场激烈廝杀的竞争中,如果有人换个角度思考,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每一位参选人都是以「赢」为目标参选,但如果一开始就以「输」为目标竞争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在我看来,那些落选者之所以会落选的原因就是在于「不知道怎么输」。「知道怎么输」可是门大智慧。我们从小接受的思想都是关于胜利的。考试要考第一名,跑步要跑第一名,书法要写到第一名。然而,这样的胜利者思维非常危险且容易幻灭。因为人生主要不是以赢构成,而是以输为本体。此时,我走到一整片碎玻璃前停了下来。用理性思维活了三十年,到了最近几年总觉得算数中的「负号」比「正号」来的迷人。会不会身为「亻」的功课就是要我们学会如何用负号将自己愈减愈少直到消逝呢?负号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带给我的远比它从我身上减去的来的多。四年半前一无反顾地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基本上就是将自己归零重新开始。但现在回头看,发现自己手中的牌比从前的自己来的多更多。思想上的自由,自我价值的提升与看待事情的角度早已和过去的自己不同。当时在很多人眼中的「输」或者是「减」反而成就了现在的「赢」和「加」。负负可以得正,减减可以得无限。再拉回这次岛屿上的选举,我也期待着此次的落选者有人可以走入大山大水中去体会输的本质再回到人世间。如果有这一号人物,他或她将会成回这座岛屿在政治上了不得的人才。但事实上多得是又在想着下一次要怎么赢的政客。这座岛屿上的人和其壮丽的山水始终无法沟通。讲完了「输」,那么「赢」呢?赢的本质是什么?总是觉得「赢」这个字有些荒凉。赢了这一次,又在想着下一次也要赢。赢总是无法满足人类贪而无厌的嘴,始终饥渴地吞噬所有的慾望。再用一个美丽的假象去包装这个慾望,故作镇定地宣示自己将带领所有的肉身前进一切的未知。但我有时在想,这些在台上慷慨激昂的领导者真的知道要带领台下狂热的支持者前往何处吗?会不会他们心里也是茫然而荒凉的。褪去所有表面热闹的华丽后,在夜深人静时,他们也会陷入一种无边的恐惧里,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里。所有的领导者会不会都是一种假象,一种支持者塑造出来的假象。因为支持者并没有勇气自己去寻找正确的方向,所以用自己的懦弱雕塑出来一位领导者,将寻找正确方向的任务託付给一个自己也不知道正确方向在哪里的人。所谓的「问道于盲」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领导者说不定自己也是斑斑剥剥的,却要很坚定地用手指向一个确切的方向。如此荒谬,如此荒凉。
週日早晨的苏豪区慵懒间逸,任何的清醒与紧绷都是一种罪。有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在远处向我招手,他穿着maisonmargiela黑色长风衣,脚上一双bottegaveneta鲜绿厚底tirechelseaboots。james还是那么时髦。我们彼此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还真是久违了。我们就这样走在绿影婆娑的人行道一路朝向预定好的餐厅前进。落座后,james开口说道:「收到你的电子邮件时还真的是吓了我一跳。很少有学生回来找我,有的话也多是拿观光签证进来的。像你这样有抽中工作签证再回来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今天再见到你还真有点超现实感。」我笑着回说:「当一个人的生命荒谬离奇到一个程度,任何的超现实都会成为现实。」james说:「你的生命轨跡很特别。你之后有什么打算?以我对你的了解,你应该有下一步的规划了吧!」我回说:「我之后想参加每年由美国服装设计师协会(thecounciloffashiondesignersofamerica,inc.,cfda)所举办的比赛。」james说:「很好,你有什么想法吗?」我说:「目前还在构思中,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不过中心思想还是环绕在『科学』与『时尚』这两座大山间。」james接着说:「不管以什么为中心思想,你要牢牢记在心里的是,『这世界从来就不缺好设计』。一个好的系列完全不是现在时尚界需要的东西。时尚界现在最缺乏的东西是一个可以从根本改变这个產业的理念。」我的表情充满着疑问。他继续说:「我也跟你一样疑惑,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个理念到底是什么。如果用比较白话来说的话,那就是创作者必须回到『亻的原点』去做创作。只有回到亻的原点,创作出来的东西才能够抵抗时间的摧残。不然在现在这个资讯极度流通的世界里,哪一个檯面上的设计师能花红百日?」我的表情更疑惑了。饭后我和james搭地铁回到parsons。他向我介绍新开放给学生使用的一栋楼。即使是週日,还是有学生来学校做作业。许多极具实验性质的东西杂乱地摆放在地上或者是固定在墙上。这个楼层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
回到大街上,想着时间还早,我又回到了中央公园。三月中正值春分,整座公园经过了一个寒冬等待着春神的召唤,将再次充满生机。我一路从公园的西南角走到了上西区接近自然史博物馆附近。忽然一个念头,我离开公园,切入上西区。在四零五四年的某个夜晚,我在西76街与阿姆斯特丹大道交叉口旁的人行道上蜷蹲着,绝望着。当时的我和伦理发生激烈的碰撞。在伦理面前,我的灵魂被撕得支离破碎。当时的我无力抵抗,只能任由伦理的暴力碾压。现在回到这个交叉口,陈夫人的那句「我只是担心你」彷彿还飘盪在空气里,和淡淡的大麻味混合麻痺了我的神经。我望着那个我曾经蜷蹲在那儿的那一方地发呆。我想我在伦理面前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呀!我是因为够幸运才能站在这里。如果我不够幸运呢?我该如何在岛屿上继续和伦理交手?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没有答案。这世间上的所有不可思议都如此令人无语。或许生命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我只能用尽全力去活着。
当晚,我做了一个梦。我来到了一个硕大的空间里,里头只有一张椅子、一幅画、一个人。这幅画中有五个裸体的女人,她们的肉身被创作者残忍地割裂后再重组。我走到坐在那张椅子上的那个人面前。他的眼睛盯着那张画看,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突然,他的眼神望向我,对着我说:「你知道该怎么在四十一世纪当个『亻』吗?」我不确定我听懂了他的问题,回说:「你说什么?」他继续说:「每当我想到这个问题,我都会回到这张画前。好像凝视着它,总有一天我就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问说:「你得到了吗?」他回说:「或许吧!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说:「可以让我坐在你的旁边吗?」他将身子往旁边挪,空出了一个屁股的空间。我坐下,眼睛和他一样盯着面前这张画看。我和我,在这张破碎的画布前,彼此的视网膜上投射出的是一个完整的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