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 / 3)
见苏凝绿还想问,他忙打断说,“如今楼里头的华先生可还在?华先生说书乃是一绝。”
“在的,”小二笑说,“老人家年纪大了,每日不过在楼里坐上个把时辰,郎君娘子好运气,这不恰好赶上了?”
小二说罢自忙去了,等苏凝绿吃到茴香豆的时候,便见不远处有个老人家慢慢悠悠地在堂中的位置上坐下了,手中持着一红漆醒木,“啪”得一声,便中气十足地道:“昨儿同大伙们说完了齐王年少时的故事,咱们今天便来说一说,齐王同今上那些爱恨纠葛……”
苏凝绿、谢淮:“……”
在说书人嘴里,谢太傅是那铮铮直臣,偏偏一身傲骨到女帝跟前,全化成了似水柔情;而当今女帝励精图治,听说从五岁起便日日丑时起身,亥时方才歇下,遇事果决,成竹在胸,先后逼得许多奸臣纷纷落马,还了百姓一个吏治清明的大周……而这样的女帝,唯独在谢太傅跟前才是娇俏可人的小娘子,平日二人间形影不离,总有人有心挑拨,这二人也从未生了嫌隙,云云。
苏凝绿听得耳熟,便小声问谢淮,“这不是相城先生的新话本《兰台赋》么……?”
谢淮用手撑着额头,颇为费劲儿地端住面色,才不至于在她跟前失态,“嗯……”
《兰台赋》和先头相城先生出的话本子都不一样,并无化名,主人公是苏凝绿同谢淮,之所以起名叫兰台赋,却是因为这里头的谢淮乃是个名动天下的剑客,江湖人称便是兰台公子,一朝为了心上人入京,长伴在帝王身侧,去了金戈铁甲,成了文采谦谦的谢太傅。
这原是谢淮的游戏之作,年少爱读的话本里头主人公便叫做兰台公子,他刻意致敬于此,却并没有想着像先头那几册一般发行流传。奈何书肆的老板瞧了心喜,软磨硬泡说如此旷世奇缘,一定要发行在外才好。
京中近日已是大街小巷都在传闻这话本了,岂料连离京城十分遥远的陇右也开始流传。
谢淮叹口气,心说:写话本这果然是条不归路,好险没叫阿绿知道,不然她还能再拿此事笑我数年。
苏凝绿津津有味地听罢,才同谢淮牵手出门,见谢淮从始至终都没精打采的,不由抿嘴一笑,问他,“兰台公子所言可为真?”
谢淮一怔,“什么?”
“话本里头说,兰台公子也曾寄情山水,渴盼瞧过天下星河,却偏偏愿意为女帝一人驻留,他说‘万水千山皆醉人,独她一人,便胜似天下山河’……我问你,这话,是不是真的?”
谢淮不自在地移开视线,只说,“这话,乃是笔者所言才是。”
↑返回顶部↑
“在的,”小二笑说,“老人家年纪大了,每日不过在楼里坐上个把时辰,郎君娘子好运气,这不恰好赶上了?”
小二说罢自忙去了,等苏凝绿吃到茴香豆的时候,便见不远处有个老人家慢慢悠悠地在堂中的位置上坐下了,手中持着一红漆醒木,“啪”得一声,便中气十足地道:“昨儿同大伙们说完了齐王年少时的故事,咱们今天便来说一说,齐王同今上那些爱恨纠葛……”
苏凝绿、谢淮:“……”
在说书人嘴里,谢太傅是那铮铮直臣,偏偏一身傲骨到女帝跟前,全化成了似水柔情;而当今女帝励精图治,听说从五岁起便日日丑时起身,亥时方才歇下,遇事果决,成竹在胸,先后逼得许多奸臣纷纷落马,还了百姓一个吏治清明的大周……而这样的女帝,唯独在谢太傅跟前才是娇俏可人的小娘子,平日二人间形影不离,总有人有心挑拨,这二人也从未生了嫌隙,云云。
苏凝绿听得耳熟,便小声问谢淮,“这不是相城先生的新话本《兰台赋》么……?”
谢淮用手撑着额头,颇为费劲儿地端住面色,才不至于在她跟前失态,“嗯……”
《兰台赋》和先头相城先生出的话本子都不一样,并无化名,主人公是苏凝绿同谢淮,之所以起名叫兰台赋,却是因为这里头的谢淮乃是个名动天下的剑客,江湖人称便是兰台公子,一朝为了心上人入京,长伴在帝王身侧,去了金戈铁甲,成了文采谦谦的谢太傅。
这原是谢淮的游戏之作,年少爱读的话本里头主人公便叫做兰台公子,他刻意致敬于此,却并没有想着像先头那几册一般发行流传。奈何书肆的老板瞧了心喜,软磨硬泡说如此旷世奇缘,一定要发行在外才好。
京中近日已是大街小巷都在传闻这话本了,岂料连离京城十分遥远的陇右也开始流传。
谢淮叹口气,心说:写话本这果然是条不归路,好险没叫阿绿知道,不然她还能再拿此事笑我数年。
苏凝绿津津有味地听罢,才同谢淮牵手出门,见谢淮从始至终都没精打采的,不由抿嘴一笑,问他,“兰台公子所言可为真?”
谢淮一怔,“什么?”
“话本里头说,兰台公子也曾寄情山水,渴盼瞧过天下星河,却偏偏愿意为女帝一人驻留,他说‘万水千山皆醉人,独她一人,便胜似天下山河’……我问你,这话,是不是真的?”
谢淮不自在地移开视线,只说,“这话,乃是笔者所言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