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第325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叶青指着下面:“那您看这秋雨呢?每年都会来上好几场呢。”

  “不怕!”孙奶奶道:“刚才小穆说了你们这不像是疆省的气候土质是吧?大众都是这么想的,疆省的棉花确实很好,可是不是所有的棉花都是那边种出来的,要知道我们国家的棉花产业可是从未下过世界前三。”

  能在世界排到前三,可想而知肯定不能只靠一个地方的人发力种植,这里的发力和种植面积无关,更是每个地方的农学家对棉花的研究心血。

  孙奶奶把笔记本翻到空白的一页,握住笔在上面画下了长长一道,“这就是长江,在这上下游的城市都在种棉花。”又在左上和中部画了两个圆圈,“这是南襄盆地和东南疆。”

  银色的笔尖在纸上点出一个黑色的墨点,孙奶奶语气中带着怀念,“从四九年建国以来,这些地方就已经在领导下开垦出了大片的棉田,老领导还来视察过,说咱们有一定要让全国十几亿人,都能穿上暖和的衣服。”

  第542章 大部队

  那时候的政策和指令很少会有‘尽量’这样的词,更多的是强硬的‘一定’‘务必’‘必须’这样的字眼,所以大伙都是拼了命的干。

  才能这么快,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从不被承认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不过大家这么想正常,毕竟地裂之前疆省的棉花产量占据了国内棉产的九成之多,这草甸上虽然条件不如新疆那边的好,可也不是不能种的。”

  说到这,冯奶奶有些犹豫:“你们确定想种棉花吗?其实草甸上的条件用来发展畜牧业更合适一点。”

  发展畜牧业不需要再辛苦的开垦,他们家里又有种羊,这么好的草甸条件地方空旷,养殖会更简单。

  她这么问,不只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量,也是对于环境保护的考虑。

  赵叶青也是想过干脆就在草甸上养牛羊再和城里合作,草原放养的牛羊无论是肉质还是毛皮的品质都要更好,事半功倍,得天独厚。

  可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赵叶青说:“我是这么想的,可现在您也知道了,城里的牛羊种有些都是我提供过去的,虽说城里本身也有山羊和肉牛,可数量不足以供给我大批量在草原上养殖。”

  要是城里愿意全力支持,数量肯定是够的,可不用想都知道他们不会同意把所有的牛羊都交给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