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第306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冯立轩和两人解释:“有些夸张了,但其实是当时城里有一半都被吞了,那时候高温,我们被从县城里转移到市里的时候,和官方上报了我们仓库里还有非常多的农业生产资料。”

  赵叶青知道这个生产资料不是简单的文本书籍和数据而已,而是社会经济政治上的生产资料,包含了工具、资源、原料等等东西。

  换做之前冯家在镇上和县城都有开设的农资店五金店来看,估计东西不会少,包含的范围也多,农业用具、器械、种子、秧苗、化肥、农药和各种五金用具...再加上当初冯家的家底是个木材厂,也许还有别的物资。

  一个发展得比较兴旺的小家族,不会是只表面看得到那一点儿东西而已。

  冯立轩说,当初就是提供了初期整个城市所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也就是所有的果蔬都是他们种的。

  说到这个,他就有说不完的话了。

  可明早助理还得上班,他们的工作性质是随时待命的,几乎没有休息日。

  三人便和助理夫妻告别,慢悠悠的往停车场走,边走边聊这几年发生的事儿。

  冯立轩现在乍一回想当初,还有些感慨。

  “小姑姑你是不知道,当时地裂之后我们所有人都傻了,一家子乱的和无头苍蝇一样,还得是老太太,镇住场面稳定大家的情绪,最后连把东西上交都是她老人家拍的板。”

  他还记得当初官方要来转移他们的时候,家里的长辈们商量要不要把以后还能用得上的东西先找地方藏起来。比如大型的机械器械,家里开了木材厂,吊车和大货车都有好几辆,加上很多金属的设备都是能经得起存放的。

  就想着等到后续需要这些东西的时候,拿出来说不定还能更值钱。

  那些长辈也是做生意的人,看到这满城的废墟,猜到重建迫在眉睫,在最需要的时候卖了才最值钱。

  老太太斩钉截铁的一样点存货不留,在官方来人的时候直接全都交了出去。

  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把五六十岁的儿子训得和做错事的小孩一样,低着头一个字不敢说:“目光短浅!国家建设时,大家好了,小家才能好!邓先生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你们都学到狗肚子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