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算命,但国师战力爆表![古穿今] 第105节(5 / 7)
顾永乐踱步来到杨贵妃的身边,蹲下身问她,这玉玦是不是李隆基送给你的?
杨玉环抬起腥红的眼眸,湿红的眼睛有哀怨,更多的是悲痛。
她抬起白净的玉手,擦去眼角的泪痕,哽咽念着一首诗,一首说他和唐明皇李隆基的诗。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顾永乐知道这首诗,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说的就是李隆基和杨玉环永生永世都做恩爱夫妻的事迹。
顾永乐的大拇指缓缓摩挲着手里的半月玉玦,指腹摸到玉玦中间,突然摸到摩挲的字,他赶紧用手电筒照来看,虽然过了一千多年,可玉玦上还是清楚看见几个用小刀雕刻的篆体字,不工整,一看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自己亲手刻上去的。
“同偕白首,永世为好。——李三郎。”
众所周知,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杨贵妃还一直在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首诗,顾永乐问她,李隆基马嵬坡兵变,选择要江山,不要美人,你不恨他吗?
他都作古一千多年了,你还对他念念不忘?
杨玉环却勾起嘴角笑了,笑的很美,好似一朵倾城牡丹在她脸上绽放那样,美得不可方物。
她抓出玉钗,看着玉钗若有所思说,“当年马嵬坡事变,有很多的无可奈何,三郎确实下了圣旨赐死我,可我在歪脖子树边,要上吊时,三郎后悔了,跑过来救下我。”
顾永乐震惊了,这跟史书上记载的不一样啊!
可转念又想,史书上记载的事迹,也是执笔者写的,古往今来,很多重大事件,又有多少是原原本本,真真实实全部记录下来的?
都是经过美化,经过再三斟酌才写下的,可信度有多少,恐怕只有笔者才知道了。
↑返回顶部↑
杨玉环抬起腥红的眼眸,湿红的眼睛有哀怨,更多的是悲痛。
她抬起白净的玉手,擦去眼角的泪痕,哽咽念着一首诗,一首说他和唐明皇李隆基的诗。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顾永乐知道这首诗,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说的就是李隆基和杨玉环永生永世都做恩爱夫妻的事迹。
顾永乐的大拇指缓缓摩挲着手里的半月玉玦,指腹摸到玉玦中间,突然摸到摩挲的字,他赶紧用手电筒照来看,虽然过了一千多年,可玉玦上还是清楚看见几个用小刀雕刻的篆体字,不工整,一看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自己亲手刻上去的。
“同偕白首,永世为好。——李三郎。”
众所周知,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杨贵妃还一直在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首诗,顾永乐问她,李隆基马嵬坡兵变,选择要江山,不要美人,你不恨他吗?
他都作古一千多年了,你还对他念念不忘?
杨玉环却勾起嘴角笑了,笑的很美,好似一朵倾城牡丹在她脸上绽放那样,美得不可方物。
她抓出玉钗,看着玉钗若有所思说,“当年马嵬坡事变,有很多的无可奈何,三郎确实下了圣旨赐死我,可我在歪脖子树边,要上吊时,三郎后悔了,跑过来救下我。”
顾永乐震惊了,这跟史书上记载的不一样啊!
可转念又想,史书上记载的事迹,也是执笔者写的,古往今来,很多重大事件,又有多少是原原本本,真真实实全部记录下来的?
都是经过美化,经过再三斟酌才写下的,可信度有多少,恐怕只有笔者才知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