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1 / 4)
来平西将近半年,张遵祖都以回家携带太麻烦为由,看完的书籍,他都要让文京还到书斋。
文京也谨慎,每次都细细检查,没有发现夹带信件。
他偶尔也会觉得这样做实在伤人,但父亲说的话,他牢记在心。
他们父子的两条命,还有海城那么多官员的命,都在张遵祖的嘴里、笔下,舍不得杀就算了,再谨慎小心都没错。
但他没有想到张遵祖如此心机,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一点点的仿写摘抄模仿笔迹,在书籍内,以夹批的形式,写了要命的话。
这本书还到书斋,算折价卖。
折价的书,会更快流入市场。
这年头,不在乎买书钱的人,不会买折价书。
愿意买折价书的人,都是急迫要看的。
很平常的一天,文京看天气不错,提前把被褥拿出来晾晒,为着换季做准备。
还想着去请裁缝做冬衣,另买些料子,他要做靴子。
厨房里,还咕噜炖着汤,有香味弥散出来。
正当他朝屋里喊话,问张遵祖今天中午想吃什么的时候,院门被人敲响。
敲得很急躁,文京立刻警觉,还没来得及有反应,就有人翻墙进来。
来人做官差打扮,腰间佩刀。
↑返回顶部↑
文京也谨慎,每次都细细检查,没有发现夹带信件。
他偶尔也会觉得这样做实在伤人,但父亲说的话,他牢记在心。
他们父子的两条命,还有海城那么多官员的命,都在张遵祖的嘴里、笔下,舍不得杀就算了,再谨慎小心都没错。
但他没有想到张遵祖如此心机,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一点点的仿写摘抄模仿笔迹,在书籍内,以夹批的形式,写了要命的话。
这本书还到书斋,算折价卖。
折价的书,会更快流入市场。
这年头,不在乎买书钱的人,不会买折价书。
愿意买折价书的人,都是急迫要看的。
很平常的一天,文京看天气不错,提前把被褥拿出来晾晒,为着换季做准备。
还想着去请裁缝做冬衣,另买些料子,他要做靴子。
厨房里,还咕噜炖着汤,有香味弥散出来。
正当他朝屋里喊话,问张遵祖今天中午想吃什么的时候,院门被人敲响。
敲得很急躁,文京立刻警觉,还没来得及有反应,就有人翻墙进来。
来人做官差打扮,腰间佩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