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3 / 5)
谁还记得最初的一斗盐是什么价位?才十文钱而已。一文钱都能买一斤多。
年底的海城,一派乱象。
海城是从来不缺盐吃的,百姓不流行囤盐。但今年,因大量百姓抢购盐,一买买很多,盐商趁机涨价。
从十二文一斤,涨到了十五文一斤。
十五文钱一斤,也有很多人买,于是又有人涨到了十八文一斤、二十文一斤。
二十文一斤,也比明年的价位便宜。
可对于今年来说,也太贵了些。
所以很多百姓,又跑到沿海地区,去找盐户收盐。
盐户不敢私自卖盐,但谁家没个难处?缺钱缺狠了,要钱救命了,他们会悄悄卖盐。这也是他们从盐户,转为盐贩的流程。
可恨官府钓鱼执法,明明知道百姓所求不过是条生路,他们还冒充百姓,捉了盐户当盐贩子处理,家中所有的盐都充公,人从盐户变成盐奴。
这般作为,引发了小范围的冲突。
连番的武力压制和暴力对待,以及官兵蛮不讲理抢盐押人的行为,把这批盐户逼到了绝路。
还没到新政执行的新年,海城就出了一批反民。
他们投身入匪,一呼百应,把官吏赶走了。
赶完以后,他们手脚发软,浑然不知以后该怎么办。
↑返回顶部↑
年底的海城,一派乱象。
海城是从来不缺盐吃的,百姓不流行囤盐。但今年,因大量百姓抢购盐,一买买很多,盐商趁机涨价。
从十二文一斤,涨到了十五文一斤。
十五文钱一斤,也有很多人买,于是又有人涨到了十八文一斤、二十文一斤。
二十文一斤,也比明年的价位便宜。
可对于今年来说,也太贵了些。
所以很多百姓,又跑到沿海地区,去找盐户收盐。
盐户不敢私自卖盐,但谁家没个难处?缺钱缺狠了,要钱救命了,他们会悄悄卖盐。这也是他们从盐户,转为盐贩的流程。
可恨官府钓鱼执法,明明知道百姓所求不过是条生路,他们还冒充百姓,捉了盐户当盐贩子处理,家中所有的盐都充公,人从盐户变成盐奴。
这般作为,引发了小范围的冲突。
连番的武力压制和暴力对待,以及官兵蛮不讲理抢盐押人的行为,把这批盐户逼到了绝路。
还没到新政执行的新年,海城就出了一批反民。
他们投身入匪,一呼百应,把官吏赶走了。
赶完以后,他们手脚发软,浑然不知以后该怎么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