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99节(3 / 7)
戴师傅是南安花灯的守护人,他的花灯最原汁原味。凤宁是南安花灯的继承发扬者,她博采众长,花灯在南安花灯的基础上又有变化,使花灯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
师徒二人利用这段时间,几乎将博物馆内悬挂的花灯又换了一遍。
凤宁在这边忙碌的时候,自然就没法去上海了,盛世安也很理解,工作要紧。
他们在忙碌的过程中,各地的灯会也结束了。天津的分红最先汇过来,天津人热爱民俗活动,观灯人次不低于百万。票价两元,华灯公司分得了八十多万元。
长沙的分红给得最晚,长沙灯会的分成是五五分,票价也是两元,观灯人数八十多万,所以也分得了八十多万。只有南安灯会的票价一直没涨,还是一元,观灯人次二十多万,也就只分得了十几万。
刨除成本,南安灯会所赚非常有限。但南安灯会作为当地的文化符号,是不能不办的,哪怕是赔本也要赚吆喝。
南安灯会票价没涨,是因为当前交通不便,没法吸引外地人来看灯,都是本地人来观灯,也是为了给本地居民一些福利。
华灯公司也不是靠着南安灯会来赚钱的。
三场灯会加上卖小花灯的收入,公司一年的毛收入也有将近二百万,刨除税收和成本,公司还是有不少盈余的,毕竟最大的成本除了
人工外,灯笼本身的物料成本并不算高。
临近交流会,全国各地的花灯艺人陆续抵达了南安,有的坐火车,有的乘飞机,旅费都是凤宁赞助的。当然,并不是她直接出的,是她赞助这次交流活动,交到主办方文化局手里的,各地的艺人们拿着票来文化局报销。
艺人们抵达南安后,被安排在招待所里住下,好吃好喝招待着,感受一下南安人热情和美食的特色。
接下来的事就由凤宁负责了,安排他们去参观自己的公司,领着他们去参观彩灯博物馆。
凤宁还要负责为这些艺人们提供所需的材料,以便他们制作花灯,来参加彩灯交流会,那肯定是要做几盏拿手的花灯的,而不是过来走走看看,再嘴上交流几句就好了。
外地来的花灯艺人看到华灯公司的规模,没有不羡慕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一个流派的花灯匠人数量不少,大家各自为政,难成规模。
↑返回顶部↑
师徒二人利用这段时间,几乎将博物馆内悬挂的花灯又换了一遍。
凤宁在这边忙碌的时候,自然就没法去上海了,盛世安也很理解,工作要紧。
他们在忙碌的过程中,各地的灯会也结束了。天津的分红最先汇过来,天津人热爱民俗活动,观灯人次不低于百万。票价两元,华灯公司分得了八十多万元。
长沙的分红给得最晚,长沙灯会的分成是五五分,票价也是两元,观灯人数八十多万,所以也分得了八十多万。只有南安灯会的票价一直没涨,还是一元,观灯人次二十多万,也就只分得了十几万。
刨除成本,南安灯会所赚非常有限。但南安灯会作为当地的文化符号,是不能不办的,哪怕是赔本也要赚吆喝。
南安灯会票价没涨,是因为当前交通不便,没法吸引外地人来看灯,都是本地人来观灯,也是为了给本地居民一些福利。
华灯公司也不是靠着南安灯会来赚钱的。
三场灯会加上卖小花灯的收入,公司一年的毛收入也有将近二百万,刨除税收和成本,公司还是有不少盈余的,毕竟最大的成本除了
人工外,灯笼本身的物料成本并不算高。
临近交流会,全国各地的花灯艺人陆续抵达了南安,有的坐火车,有的乘飞机,旅费都是凤宁赞助的。当然,并不是她直接出的,是她赞助这次交流活动,交到主办方文化局手里的,各地的艺人们拿着票来文化局报销。
艺人们抵达南安后,被安排在招待所里住下,好吃好喝招待着,感受一下南安人热情和美食的特色。
接下来的事就由凤宁负责了,安排他们去参观自己的公司,领着他们去参观彩灯博物馆。
凤宁还要负责为这些艺人们提供所需的材料,以便他们制作花灯,来参加彩灯交流会,那肯定是要做几盏拿手的花灯的,而不是过来走走看看,再嘴上交流几句就好了。
外地来的花灯艺人看到华灯公司的规模,没有不羡慕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一个流派的花灯匠人数量不少,大家各自为政,难成规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