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75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春节期间来上海玩,知道有灯会,多半还是会去看看的。哪怕不像北京那样热闹,上百万观灯人次应该还是有的。灯会的售票也是一元,分到手里应该也不会太少。

  凤宁把秦师傅留在上海采买材料,自己和谢俊伟坐飞机去了厦门。

  跟厦门签的合同是五五分成,因为灯会是在海滩上开辟出来的全新场景,游客买票进去,那就纯粹是为了看灯。

  凤宁留下谢俊伟在厦门买材料,自己飞了回去。到蓉城下飞机后,凤宁便直接去了蓉城火车站买票,去上海和厦门的车票各半,根据她预算的人数买的,给师父师娘买的是软卧。

  坐火车旅途劳累,但凤宁这次没法陪他们坐飞机,只能让他们跟着自己坐火车。

  回到南安,凤宁便让父亲回去替自己叫人,把村里所有做花灯的人都叫上,还让他去外公家通知两个舅舅,把他们村里去扎花灯的新工人也叫上。

  凤宁跑了一趟文化局,找到肖达,跟他说明自己的情况,南安灯会她会回来布置,设计稿她在上海期间会准备好。

  肖达说:“我看你现在是分身乏术,一个人承办三场灯会,忙得过来吗?你手头的扎灯工人数量是不是少了点?”

  凤宁苦笑:“忙不过来也得忙啊。人是有点少,可这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每次布置办灯会

  ,都会带上十多个新工人,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熟练工,结果还是赶不上变化。”

  “不光是工人,你还应该多培养些花灯设计师,这样你才忙得过来。”肖达说。

  “怎么没有培养?可除了我师父,迄今还没碰到能够设计花灯的设计师。设计花灯跟做花灯不一样,不仅要会画画,还要懂传统文化,更要懂创新,懂设计的大学生不会来我公司,不懂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我巴不得有人能够替我设计花灯了,可惜没能如愿啊。”凤宁无奈地摊摊手。

  “你年纪轻轻的,怎么什么都会?”肖达笑着说。

  凤宁开玩笑:“我天赋异禀啊,所以什么都会。”

  今年南安灯会要换地方了,彩灯公园的彩灯博物馆虽然还没竣工,但其他地方已经完工了,可以布置灯会了。公园面积巨大,今年凤宁打算办一场大的,她计划设计不低于六十个灯组,比上海和厦门灯会的规模都要大,如果赶不及春节开幕,那就元旦再开幕。总而言之,彩灯公园的第一场灯会,一定要不同凡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