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75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到蓉城,已经是十月中旬,出差的这段时间,只要有空,凤宁就一直在忙着设计花灯稿。1989年是蛇年,也就是小龙,这个生肖不太好做文章,不太好单独宣扬,那就一起宣扬十二生肖。

  此外传统文化的经典主题形象依然不必缺席。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是引进外资最多的地方,可以设计一个国际灯区,英国的大本钟、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唐老鸭米老鼠、德国的格林童话形象、丹麦的童话故事等都可以用花灯的形式展示出来,表达

  上海人民拥抱世界的热情。

  还设计了一个科技区,比如汽车、飞机、火箭、轮船、星空等,这是对中国科技的展望与信心。

  这算是对传统花灯的突破。之前的花灯,都呈现的是中国形象,与传统脱不了关系。现在的花灯还能用来表现现代甚至未来的主题。

  厦门的灯会除了传统的文化形象,还有福建本地的特色,比如惠安女、客家围屋等。

  另一大主题就体现了滨海城市厦门的特色,以海洋为主,展现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形象。

  厦门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正好去年大陆与台湾实现了两岸往来,再设计一组欢迎台湾回归的花灯。差不多也就齐活了。

  几经辗转,终于回到南安,凤宁头一回感觉到南安的偏僻,但想一想也释怀了,正因为南安太过偏僻落后,所以他们才要努力打造好彩灯这个产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早点摆脱贫困的现状。

  凤宁回来之后,灯笼厂那几个同事已经过来上班了,正跟着梅香他们一起扎花灯。

  凤宁去了一趟外公家,除了探望外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在外公的村里找一些人去扎花灯,因为她自己村里基本家家都有人跟着来做花灯了。

  母亲的娘家是个大家族,凤宁有很多表亲,她打算也把他们带出去。

  自打凤宁带外公去看了病,买了轮椅后,他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因为可以坐轮椅出去转悠,老人的精神也好了不少。

  凤宁觉得很欣慰,至少自己能替母亲尽一下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