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逻辑不足的对抗剧本,贴合自身的未来之战(2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多专家学者只知道? t-1000从地板变成人形的特写,那是划时代的镜头,变成液体穿过栏杆钻进直升机的画面,是科技强悍的体现,而被t-800打碎之后的重新拼接,更是影史上的标杆,但实际上,这些都只是片面之谈。

  詹姆斯为什么要将t-1000设定为液态机器人?

  那是因为这项技术,在未来是可以实现的。

  六十年代时,就有无数化工企业在研究液态金属,这种位于现实中的逻辑支撑是《终结者2》成功的关键,而詹姆斯那嚣张的特写镜头,则能让观众在刺激中瞧见真实。

  所以,什么影史上第一个cgi人物?那些都是虚的!

  因为詹姆斯并没有滥用特效,而是通过镜头,让人们找到现实中的恐惧影子。

  所以说,如果想要复制《终结者1、2》的‘暗杀、保护’套路来成就《终结者3》的成功,那么我们就得找到一个比刀枪不入t-800,肆意变形t-1000还要厉害的还要真实的机器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老套的追车、枪战、肉搏、同归于尽的戏码,拍的更有意思。

  但……

  我个人觉得,更加先进且真实的机器人,怕是连詹姆斯自己都想不出来。

  所以说,在无法拿出贴近生活的机器人时,整个系列,就必须革新。

  而革新的突破口,其实已经被詹姆斯指出来了。

  既然在t-800暗杀莎拉-康纳无果的情况下,天网还能够派遣t-1000来继续暗杀约翰-康纳,那就证明,暗杀的成功与否并不会改变天网出现的事实。

  所以,想要彻底解决整个问题,那就是让约翰-康纳在未来取得真正的成功,彻底摧毁天网,不要让它一次又一次的向过去派遣足够多的终结者。

  让整部电影逃出天网暗杀莎拉-康纳、暗杀约翰-康纳的怪圈,以未来战场为蓝本,让约翰-康纳和t-800合作,拍摄一部大型的科幻战争片。

  不过,和第一部的惊悚片,第二部的动作片相比,战争片其实更加难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