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那本小册子记载的神秘事件(11 / 13)
“不论如何,余决定冒不祥之险,进入曾经喷窖之炭窖中,察看究竟。若有发现,当告知林氏母子。但事情究属怪诞,不论找到何物,林氏孤子,有权知道一切,知道之后,真是祸福难料,当使他不能轻易得知,除非林氏孤子,极渴望知道一切秘奥,不然,不知反好。至于何法才能令林氏孤子在极希望不知情形下才能得知,当容后思。”
计四叔当时说:“当容后思。”后来,他想到了这样的办法。
他进入秋字号炭窖,发现炭窖之中,除了灰之外,只有一块木炭。从林玉声、林子渊的记载来看,这块木炭,自然是林子渊坚信他生命的“第二形式”了!
一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寒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林子渊的灵魂,在那块木炭之中!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盛载那块木炭的盒子,就在我面前,不到一公尺处,我曾经不知多少次,仔细审察过这块木炭,但是这时,我却没有勇气打开盖来看一看!木炭里面,有着林子渊的灵魂!
这真是人不可思议了!
难道说,林子渊一直在木炭之中,可见、可闻、可以有感觉、可以有思想?木炭几乎可以永远保存下去,难道他就以这样的形式,永久存在?
当我用小刀,将木炭刮下少许来之际,他是不是会感到痛楚?当我棒着木炭的时候,他是不是可以看到我?
就这样依附一个物体而存在的“第二阶段”生命形式,是可怕的痛苦,还是一种幸福?
我心中的迷惘,实在是到了极点。
这时,我倒很佩服四叔想出来的办法,他要相等体积的黄金来交换这块木炭,就是想要林伯骏在看了册子上的记载之后,对所有不可思议的事确信不疑,有决心要得到这块木炭。只要林伯骏的信心稍不足,他决不肯来交换。至于林伯骏根本没有兴趣,连那本册子都不屑一顾,这一点,四叔自然始料不及。
我又想到,林伯骏曾说过一句极其决绝的话:“即便你带来的是我父亲的遗体,我也不会有兴趣!”
如果我告诉他,我带来的,不是他父亲的遗体,而有可能是他父亲的灵魂,不知他会怎样回答?
我苦笑了起来,我当然不准备这样告诉他。正如四叔所说“林氏孤子”如果不是极其热切地想知道事情的始末,可以根本不必让他知道。四叔要同样体积的金子换这块木炭,就是这个原因。
↑返回顶部↑
计四叔当时说:“当容后思。”后来,他想到了这样的办法。
他进入秋字号炭窖,发现炭窖之中,除了灰之外,只有一块木炭。从林玉声、林子渊的记载来看,这块木炭,自然是林子渊坚信他生命的“第二形式”了!
一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寒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林子渊的灵魂,在那块木炭之中!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盛载那块木炭的盒子,就在我面前,不到一公尺处,我曾经不知多少次,仔细审察过这块木炭,但是这时,我却没有勇气打开盖来看一看!木炭里面,有着林子渊的灵魂!
这真是人不可思议了!
难道说,林子渊一直在木炭之中,可见、可闻、可以有感觉、可以有思想?木炭几乎可以永远保存下去,难道他就以这样的形式,永久存在?
当我用小刀,将木炭刮下少许来之际,他是不是会感到痛楚?当我棒着木炭的时候,他是不是可以看到我?
就这样依附一个物体而存在的“第二阶段”生命形式,是可怕的痛苦,还是一种幸福?
我心中的迷惘,实在是到了极点。
这时,我倒很佩服四叔想出来的办法,他要相等体积的黄金来交换这块木炭,就是想要林伯骏在看了册子上的记载之后,对所有不可思议的事确信不疑,有决心要得到这块木炭。只要林伯骏的信心稍不足,他决不肯来交换。至于林伯骏根本没有兴趣,连那本册子都不屑一顾,这一点,四叔自然始料不及。
我又想到,林伯骏曾说过一句极其决绝的话:“即便你带来的是我父亲的遗体,我也不会有兴趣!”
如果我告诉他,我带来的,不是他父亲的遗体,而有可能是他父亲的灵魂,不知他会怎样回答?
我苦笑了起来,我当然不准备这样告诉他。正如四叔所说“林氏孤子”如果不是极其热切地想知道事情的始末,可以根本不必让他知道。四叔要同样体积的金子换这块木炭,就是这个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