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2 / 3)
嬴政没想到她这么快便得知了河间之事,不过也能理解,鲛人的能力,他早已见识过了。
“诸国近来有意拉拢吕不韦,寡人谴蒙恬亲自前往河间,带给他一份敕令,命他率全族迁往蜀地。”
“我以为你会以绝后患。”琉璃有些惊讶,六国有拉拢之意,无论哪一国成功,对秦国都是威胁。
“寡人有想过那般做,可他毕竟有恩先王,于情于理,寡人都不该要他性命。”
身居高位的君王亦有血有肉有良心,嬴政不想成为忘恩负义之人,六国之举,本不是吕不韦之过,他不该随意牵连无辜,迁居蜀地是他能想到的最好选择。
第137章 勾引下药
琉璃庆幸嬴政没有因为母亲之过而改变心态, 君父曾说过,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何时何地都不该残杀有功之人。吕不韦是曾独揽大权, 处处压制君王, 可他并没有损害过大秦利益。反之,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让秦国更强大,一个臣子尽心竭力, 怎能不算是有功呢!
这些年他最大的错处只有两个,其一,向太后进献假寺人, 其二,专权压制君王。可若不是他, 先王不可能成为太子继任王位,也就没有如今的嬴政。
人族年长者都有一个通病, 就是总会把小辈当做孩子看待,嬴政于吕不韦而言便是如此。
“蜀地可有咸阳繁华?”
“蜀地是大秦最贫瘠之地。”
琉璃不解:“你既不想杀他,为何还要让他迁往蜀地那种难以生存之地?”
嬴政解释:“做给诸国看, 大秦将士上百万, 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些惧怕,让吕不韦前往蜀地, 是要斩断六国念想。”
“这,虽然是一个办法, 可对吕不韦来说等同于侮辱。”
“寡人不在乎他如何想,他若想活命, 就必须老老实实迁往蜀地。”
↑返回顶部↑
“诸国近来有意拉拢吕不韦,寡人谴蒙恬亲自前往河间,带给他一份敕令,命他率全族迁往蜀地。”
“我以为你会以绝后患。”琉璃有些惊讶,六国有拉拢之意,无论哪一国成功,对秦国都是威胁。
“寡人有想过那般做,可他毕竟有恩先王,于情于理,寡人都不该要他性命。”
身居高位的君王亦有血有肉有良心,嬴政不想成为忘恩负义之人,六国之举,本不是吕不韦之过,他不该随意牵连无辜,迁居蜀地是他能想到的最好选择。
第137章 勾引下药
琉璃庆幸嬴政没有因为母亲之过而改变心态, 君父曾说过,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何时何地都不该残杀有功之人。吕不韦是曾独揽大权, 处处压制君王, 可他并没有损害过大秦利益。反之,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让秦国更强大,一个臣子尽心竭力, 怎能不算是有功呢!
这些年他最大的错处只有两个,其一,向太后进献假寺人, 其二,专权压制君王。可若不是他, 先王不可能成为太子继任王位,也就没有如今的嬴政。
人族年长者都有一个通病, 就是总会把小辈当做孩子看待,嬴政于吕不韦而言便是如此。
“蜀地可有咸阳繁华?”
“蜀地是大秦最贫瘠之地。”
琉璃不解:“你既不想杀他,为何还要让他迁往蜀地那种难以生存之地?”
嬴政解释:“做给诸国看, 大秦将士上百万, 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些惧怕,让吕不韦前往蜀地, 是要斩断六国念想。”
“这,虽然是一个办法, 可对吕不韦来说等同于侮辱。”
“寡人不在乎他如何想,他若想活命, 就必须老老实实迁往蜀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