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清让:是么?要不改天给我讲讲吧。

  -

  q:排练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事?

  文清让:那我说个有意思的吧?这部剧基调比较沉重,排练下来挺压抑的,我们组的杨逸有时候会讲点段子调节气氛,他是东北人,可能自带喜剧人天赋。有一天他就突发奇想,把那些台词都换成东北话,结果整个排练厅里的人一直在笑,完全入不了戏。

  顾以诚:当时连我们程导都笑了,挺难得的。

  顾以诚:我这件事说起来很愧疚。我新年的时候嗓子发炎,前一晚的剧没演好,第二天还耽误了排练。清让哥当时拉着我去医院检查,后来我在家休息,他每天排练之余还要抽空同步剧组的进度给我,让我不要着急。那时候觉得特别感动,想着我一定要把这部剧演好,不能拖他和剧组的后腿。

  文清让:我那时候其实也和以诚说过,他已经很出色了,不需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

  q:顾老师第一部 剧是环境式小剧场的《迷雾》,文老师之前也友情出演了《仲夏夜之梦》,觉得小剧场戏和中大剧场戏演起来有什么区别?

  顾以诚:小剧场里我和观众之间几乎不存在第四堵墙,我就在他们面前演,他们也算演出的参与者。这种近距离的表演,好处是很多东西我可以通过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去展现,但相对的,哪怕我有一点异常,也会立刻被观众发现。中大剧场的演法就不太一样了,尤其是大剧场,需要让情绪辐射到所有观众,不能过分依赖细节。我刚进《道林·格雷的画像》剧组的时候,其实有点不适应,现在慢慢调整过来了,也在逐步完善自己的表演。

  文清让:我之前一直是在传统镜框式舞台上表演的,还是第一次尝试那种沉浸式小剧场,感觉很新鲜。就像以诚刚才说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演法,中大剧场需要你的能量状态更为饱满,但小剧场演起来并不比前者容易,而且沉浸式要与观众有互动,更考验临场反应。

  顾以诚:我当时还去看过《仲夏夜之梦》,那天的卡司正好有你。

  文清让:这么巧,哪一场?

  顾以诚:我记得是你演拉山德那一场吧。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