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台湾之行(上)(98)(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0世纪的美国也同样,平民化的民主政治,对自由创意的鼓励,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登陆月球,还有科技网络发展,成就了一个美国梦神话,是很多人都向往的热土。应该说在0世纪也有重大的贡献。

  假设汤因比的看法有道理,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1世纪的中国,在崛起成为经济大国之后,它能不能成为一个文化大国,能不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汤因比认为0世纪的世界跟中国的战国时期很相像,大家打成一团,因此1世纪人类文明的困境,要从东方特别是儒家思想、佛法里面寻求答案。因为孔孟讲仁义忠恕,大乘讲真诚慈悲。

  我个人考虑,这几年提中华文化复兴,从传统文化当中寻求精髓,跟1世纪主流思想结合,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普世价值,就是中国的王道。

  孟子说:“以力假仁者弱,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就是国行仁政不在大小,小国可以行王,大国更应该行王。我们中国今天的问题是如何既大且王。

  孙中山先生在他死前的几个月,19年年底去北京之前,在日本神户演讲大亚洲主义,讲到要以王道为基础。他对日本人讲:“你们现在有了欧美的霸道文化,也懂得亚洲王道文化,从今以后对世界文化的前途,究竟是做西方霸道文化的鹰犬,还是做东方王道文化的干城,就在你们日本国民去详审慎探”。

  那时日本刚刚打赢了日俄战争,在一战里面又是一个战胜国,孙中山当时高估了它对王道文化的理解,他对日本其实是有深切的期待的,当然最后肯定是落空了。

  尚济民说:那时中国正是清朝统治,日本人迎合中国汉民族希望推翻满清王朝的想法,支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当时不少中国人感谢日本人。现在看来,是受了日本人的骗。

  周敬先笑了笑说:今天中国的复兴,既不同于英美,更不同于日本,我们一定要思考拿什么贡献给世界文明。就象当年孟子讲王道,大国都不支持。比如孟子去劝当时的霸主齐宣王,他听完孟子的话,就感觉我今天的霸主地位是硬碰硬打出来的,跟王道不沾边儿。现在英国在19世纪做霸主、美国在0世纪做霸主,也都是用战争打出来的,他们就和当年的齐宣王一样,不可能相信中国的王道。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真是一个特殊机缘,世界上终于有一个不是靠战争手段崛起的大国出现,而且这个大国就是产生王道文化的国家。但是,它能不能成为一个实行王道的大国呢?

  西方文明的特征是“我之所欲,必施于人”,即“我喜欢的东西,你最好也喜欢”。从19、0世纪以来,在西方文化的主导下,冲突肯定是难免的,因为他是一个很竞争性的文化,常常就是“有我无你”。

  我们中国文化不是这样,我们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的心态,出发点,甚至目标、手段,确实都跟西方完全不同。

  当下很多东西都是孟子时代没有的,那时没有科技,没有网络,生态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危机,更没有全球化的问题,没有国际霸权的问题,也没有那么严重的社会正义的问题。孟子那时没能实现王道,今天要实行,确实有太多困难的问题,很不容易解决。

  怎么解决政治、经济体制、分配体系。怎么施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人合一”有序发展,这些都是王道的思想。只是做经济大国还不够,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

  要解决0世纪所遗留的一些冲突和问题,就要采取不同于0世纪的做法和解决方案,这必须要从不同的思维上去找。我们中华文化有深厚的底蕴,这里面有几千年的哲人的思维,这里面真的可以凝聚出一些另类思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