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5)
帕拜达拿出腿包里带着的匕首,迅速割断绳子跳下树, 随后朝着远处隐隐可见的城市赶去。
生命力顽强又无比幸运。
同样的境地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表现得像帕拜达一样顽强。
萩原觉得以自己的水平,不用跳下直升机的时候,就是在牢房的时候都不可能挺得过受刑。
持续不断的痛苦和折磨,会让大部分人意志崩溃,宁愿承认自己从未犯下的罪过, 甚至是自杀,都不想再被折磨。
但帕拜达从来没有动摇过,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又要做什么。
连举枪射击昔日好友的时候,都不曾颤抖过手指。
之后是一段不算漫长的寻找过程。
想在诺大的美国找到一个特定的人是很难的, 但寻找到一个当过间谍的苏联人还算有点希望。
剩下的记忆就都是寻找了。
帕拜达是在1981年被捕入狱的, 前往西伯利亚则是在第二年的夏天。
挖矿挖了整整三年后,他于1985年前往美国, 而也正是在这一年,一名cia探员背叛了美国,出逃苏联。
由于萩原听不到帕拜达的心声,对于对方的想法也是一知半解,哪怕用着第一视角,他不知道帕拜达是怎么找到对方的。
总之帕拜达找到了将要离开这个国家的cia探员,用了些手段,从对方那里找到了那个男人的踪迹。
讽刺的是,那个男人在来到美国后不久就被捕了,现在正在监狱里服刑。
↑返回顶部↑
生命力顽强又无比幸运。
同样的境地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表现得像帕拜达一样顽强。
萩原觉得以自己的水平,不用跳下直升机的时候,就是在牢房的时候都不可能挺得过受刑。
持续不断的痛苦和折磨,会让大部分人意志崩溃,宁愿承认自己从未犯下的罪过, 甚至是自杀,都不想再被折磨。
但帕拜达从来没有动摇过,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又要做什么。
连举枪射击昔日好友的时候,都不曾颤抖过手指。
之后是一段不算漫长的寻找过程。
想在诺大的美国找到一个特定的人是很难的, 但寻找到一个当过间谍的苏联人还算有点希望。
剩下的记忆就都是寻找了。
帕拜达是在1981年被捕入狱的, 前往西伯利亚则是在第二年的夏天。
挖矿挖了整整三年后,他于1985年前往美国, 而也正是在这一年,一名cia探员背叛了美国,出逃苏联。
由于萩原听不到帕拜达的心声,对于对方的想法也是一知半解,哪怕用着第一视角,他不知道帕拜达是怎么找到对方的。
总之帕拜达找到了将要离开这个国家的cia探员,用了些手段,从对方那里找到了那个男人的踪迹。
讽刺的是,那个男人在来到美国后不久就被捕了,现在正在监狱里服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