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陈若兮之继续报道(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若兮也很有办法,她借助记者身份,也有时间,这也属于职业范围之内的调查──从主管单位查起,兜兜转转,查到了牌子大得吓人的某家教育管理部门下面的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办公室。交涉的结果也很顺利,基本上在陈若兮出示了记者证的同时,就标志着结束和胜利。

  陈若兮问他这些信息是哪里来的,剃着小平头,戴着眼镜,胡子还没长全的小年轻痛哭流涕地说他是花了大价钱从某知名招聘网站买来的。陈若兮记得,她大学毕业那一年,出于对名牌的认可,也确实在那家网站注册了。既然找上门了,陈若兮本人的全部信息在她的严厉监视下被一一删除。

  至于其他人,用那个小年轻的话说,“姐姐,你总得给咱们年轻人一条活路吧。”

  陈若兮是个容易心软的人,她给了那个年轻人一条活路。

  有人在叶蓝秋的简历后面加上一条解释说明,叶蓝秋这个小小秘书的薪资,在四海公司,仅次于董事长沈流舒。

  陈若兮疑心加上这一条的人,要么是打电话到电视台说叶蓝秋是第三者的匿名者,要么是叶蓝秋的同事──薪资待遇不如叶蓝秋,但自认能力强于叶蓝秋的失意者。

  网络是失意者的天堂,每一个失意者都有平等发泄的权利。

  陈若兮知道怎样把“第三者叶蓝秋事件”这个新闻做得更有影响了。

  她的后续报道需要排除的采访对象,第一个是叶蓝秋小学的班主任,现任实验小学校长的杨端颖,如此春风得意者即使很乐意也很适合担任批评者的角色,但这样的批评,反而让叶蓝秋站在了弱者的位置,美女本是赏心悦目之事,真正需要添加的是嫉妒而不是同情。

  陈若兮选择了叶蓝秋的中学班主任张绫霜,十年前的普通老师,十年后依旧原地踏步,如果没有隐情就必定有怨言,一旦被采访,必是怨言渲泻的最好机会。

  陈若兮请张绫霜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谈谈“美女叶蓝秋不让座事件”。

  张绫霜说,“这是教育的缺失,现在的独生子女,爷爷妈妈外公外婆,四个老人还有父母,六个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有理也好,无理也好,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很容易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为他人作想,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令陈若兮满意,独生子女问题,教育问题,随便弄出一条都是网络热点,但现在叶蓝秋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陈若兮不能容忍叶蓝秋的风头被抢。

  她要求摄像人员,剪掉这一段,重新来过。

  张绫霜不明所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