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说这个新政策,众人心里其实都有疑虑,之所以有人直接出言赞成,就是因为知道还有顾铮会反对。

  贺卿摇头道,“能摧毁经济的,只有战争。可一旦战争爆发,不光是商业会受到影响,农业也不例外,不是么?何况我相信,以大楚如今的军备,即使发生战争,也觉不可能动摇国本。既然如此,又何必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担忧?”

  “新生事物总是会令人疑虑,但天子代天牧民,朝堂上衮衮诸公辅佐君王,眼光该放长远些才是。”贺卿说到这里,将矛头指向顾铮,“顾先生以为呢?”

  “臣也以为,此举着实不妥。”顾铮道。但他没有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却转而道,“此事令臣想起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是该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

  “这么说,顾先生认为应当藏富于国?”贺卿问。

  顾铮道,“圣天子代天牧民,乃是因为天下万民便如失路之人,需要有人在前引领。藏富于民,他们在吃饱喝足之外,往往不知所以。但若是这财富掌握在朝廷手中,便可替他们谋划。”

  他举了一个非常有力的例子,“譬如如今朝廷提供的免费通识教育,便是以国库税收支持,使男女老少皆可学习。可这些钱财若是交还百姓,有几个人会愿意将钱拿出来,供一家人入学读书?”

  这番话有理有据,显然说服了一部分人,下面的大臣们又开始互相低语,显然是有所触动的缘故。

  贺卿也点头道,“顾先生这话有些道理,但话分两头,有些事朝廷可以代百姓决定,有些事却不能。”

  “所以朝廷只是收税,并不是叫百姓将所有财产都尽数交出。”顾铮分毫不让地道,“这两年来,朝廷赋税已经从原本的十税一变成二十税一,还时有减免,算下来可比得上历朝最低的三十税一,对百姓而言并非难以承受,民间也赞誉颇多。”

  顿了顿,他又说,“至于丁口税,臣以为也不该免除,而是有选择地征收。在乡间种地的百姓,已经交了赋税,便不需要再交丁口税。但在城中生活的百姓,无论是经商还是做工,也该交一份税才是。只是叫丁口税有些不合适,可以另行改名。此事须得政事堂与户部商议,方能决定。”

  可以叫个人所得税,贺卿心想。但这话她没说出来,而是转头问其他人,“诸卿可有其他见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