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姚平仲偷袭金营(2 / 3)
去金国做人质是有生命危险的,很可能有去无回。宋徽宗有31个儿子,却只有年仅19岁的赵构挺身而出。而正是因为赵构敢于为国赴难,不但在靖康之变时幸免于难,而且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康王拜别钦宗,钦宗召集两班文武问道:“今有康王愿至金营为质,你等众卿,谁保殿下同去?”当有新科状元秦桧出班奏道:“臣愿保殿下同往。”徽宗道:“若得爱卿同去甚好,等待回朝之日,加封官职不校。”当下钦宗退回宫内,百官退朝。
赵构回家跟夫人告别后,进宫去见母亲。宫人报告说韦妃去了太上皇的寝宫,赵构赶紧跟了过去。他刚一进门,就看到母亲跪在地上,正抱着太上皇的大腿失声痛哭,头上的首饰掉了一地。太上皇神色尴尬,还有几分不耐烦。徽宗说,九哥有胆有识,你应该为生下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他愿意为国尽忠,你干吗不让他去啊?韦妃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要是死了我也没办法活了。言外之意,陛下您有31个儿子,他对您来说只是三十一分之一,就是死了您也不心疼。太上皇说,这样吧,我现在就晋封你为贤妃,你的寝宫可以安在孤家的寝宫边上。如果赵构能够平安回来就封他做太傅,加节度使。可韦妃还是抱着太上皇的腿哭个不停。赵构走过去向父亲行了个礼,又把母亲搀扶起来,说孩儿是自愿的,能为国尽忠我很高兴,母亲不要哭,也不要为难父亲了。宋徽宗听到这话非常高兴,尴尬的局面可算解除了。赵构又向徽宗施礼,说儿子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请父亲多加保重,说完就告辞了。
第二天,宋钦宗带着文武百官为赵构等人送行。分别时赵构跟钦宗讲:“如果朝廷有机会出兵,不要管我,该打就打,死了我也认了。”跟他一起出使的宰相张邦昌一听这话就哭了。赵构回过头来对他说:“相公这是何意啊?大丈夫报国理所当然,我刚19岁,年纪轻轻的都不怕死,你那么大岁数,哭个什么劲儿呀?”
张邦昌、秦桧同了康王前去金营为质。只见金国的武士们在大帐门口排成两列,刀出鞘,箭上弦,横眉怒目,杀气腾腾。张邦昌先进营去。秦桧保着殿下立在营门之外。
斡离不把赵构留在军中十多日,赵构每天该看书看书,该练武练武,一切若无其事。张邦昌则是每天都哭,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看到赵构整天悠哉游哉地念书,斡离不感到很奇怪,装作很随意地踱进帐中,斜眼看着赵构,问他看什么书。赵构说是《孙子兵法》,斡离不一听仰天大笑,说你们学兵法有什么用,就你们那样的兵将,不过是我们的刀下之鬼。赵构手指斡离不身后的一张宝弓说:“这张弓是你的吗?”斡离不说,“是我的铁胎宝弓,大金国除了我没有人能把它拉开。赵构说要试一下,斡离不随手把弓递给赵构,说你当心,别把手指头割下来。赵构神色自若地搭上箭,拉满弓,突然间对准斡离不,吓得斡离不赶紧窜出帐外。赵构面色不改地将弓竖起,一箭穿透大帐射了出来。
斡离不一看,这么一个19岁的小孩居然能把铁胎宝弓拉开,他倍感诧异,又隐隐不服,便说你敢跟我比试比试射箭吗?赵构欣然应允。斡离不立了一个箭靶,说咱俩一人射三箭,看谁射得准。斡离不先射,他第一箭高于靶心一寸,第二箭正中靶心,第三箭低于靶心一寸,三箭在一条线上。射罢,他将弓递给赵构,一副胜券在握、得意洋洋的样子。赵构微微一笑,拉弓扣弦,连发三箭,皆中靶心,三箭也在一条线上,而后箭箭头射在前箭箭尾上,水平更高。金太子谓:“此必将臣之子,假为亲王来质。”语斡离不道:“康王恐非真的。若是亲王生长深宫,岂能习熟武艺,精于骑射如此?可遣别的皇子来质。”斡离不心亦惮之,复请遣肃王赵枢为质。赵构和秦桧得以回朝。
赵构因为不怕死而得以免死回到宋营,而肃王成了人质留在了金营,最后跟父兄一起死在了北国。
赵构在金营里坦然自若的表现,不仅使自己免于一死,也赢得了金军统帅斡离不,也就是完颜宗望的敬佩。
赵构一回来,太上皇和他的皇兄非常高兴,晋封赵构为太傅,加封节度使。节度使虽然是一个虚衔,但级别相当高,相当于今天的上将,享受大军区正级待遇。赵构年仅19岁就官居高位,文封太傅,武封节度,一下子成为皇族当中的一颗新星。
这时京畿北路制置使种师道及统制官姚平仲等率军到来,共有二十多万人马。钦宗听说勤王之兵来到甚喜,即召二人叙谈。
钦宗道:&这女真将帅欺朕太甚!要了这样,又要那样,朕已忍无可忍。&种师道躬身奏道:&女真可以说不知兵事。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况隆冬难过,冰雪初消,民家藏粮早己不多。金人多用骑兵,既无麸豆,就要青草。于今青草未曾报芽.他那几万匹马吃些什么?这京城有李兵部防守足可无虞。再相持一些时候,他不战自退,然后臣等以大兵追击。那怕他不败!&钦宗手抚短须目视李纲。李纲起身奏道:“种经略之言是也。金兵围京师的号称十万,其实只有六万人。现我勤王之师已有二十余万,怕他甚的?现在派两支精兵分守黄河南北两岸,断绝他的后路。让他粮秣弓箭都接济不上。我再派兵攻打,金兵粮草将尽岂能久留?那时于他渡河之时两边夹击,必然大获全胜。”钦宗点头道:&此计甚好,姚卿以为如何!&姚平仲奏道:&孤军深入不易善归,诚如种、李两公所奏。不过肃王尚在金营,臣当乘其不备,带一支精兵杀入金营,生擒斡离不,迎接肃王而回。&种师道奏道:&姚统制此言虽壮,却非万全之计。那斡离不扎营我京师郊外,如何不戒备森严?万一不成却教金人笑话。&姚平仲见种师道面奏钦宗不许他立功,心中便有些不乐,默然无语。钦宗自也觉得种、李所言不错,便向李纲道:&便依卿所议,约需多少日期方可举事?&李纲奏道:&臣身任亲征行营使,必负全责。约三日到五日便可以布置妥贴。
正说着内侍来奏,金营议和使王讷入宫求见。&种师道听说不觉愕然,问道:&深宫之内,这外国使节为何不等宣诏便直撞进来?&钦宗叹口气道:&种卿不知,这金人使臣好生无扎,每次见朕长揖不拜,出言只是你我,朕为社稷宗庙计,都忍耐了。&种师道奏道:&陛下且宣他入来。臣当面责他无礼。&说时见殿下一人身着胡服登阶而上。内侍在金阶上叫道:&陛下有旨,宣金使王讷上殿。&那王讷大步上殿,见李纲之外尚有两员大将,便站立殿门向钦宗略一拱手。钦宗指着种师道、姚平仲道:&此系种经略,姚统制。&王讷拱手声喏,姚平仲起身答札,种师道却不动身,因道:&足下姓王,想是汉人投金为仕,父母之邦君臣大义谅未忘却。老夫略抱贱恙奉旨赐座,无君命恕不起立。&他声音苍老两目如电。王讷便在阶拜了两拜。钦宗命起立别殿叙话。王讷拱手称是,由内侍引退。钦宗向种师道微笑道:&今日他向种卿拜跪,说明种卿威震蛮夷,有卿在此朕宽心多了。我自与金人说话,卿等且退。&于是李、种、姚一同出宫。
却说这姚平仲本是西河经略使姚古之子,现任西路都统制,和种师道兄弟都是山西巨室。他十八岁时与夏人战臧底河,杀彼甚众。睦州方腊作乱时,道君遣童贯讨贼,童贯复取平仲偕行。及贼平,平仲之功冠军,不愿推赏,乃谓童贯曰:“平仲不求官赏,但愿一见主上耳。”童贯忌之。如王渊、刘光世者皆得召见,独平仲不得召。
↑返回顶部↑
康王拜别钦宗,钦宗召集两班文武问道:“今有康王愿至金营为质,你等众卿,谁保殿下同去?”当有新科状元秦桧出班奏道:“臣愿保殿下同往。”徽宗道:“若得爱卿同去甚好,等待回朝之日,加封官职不校。”当下钦宗退回宫内,百官退朝。
赵构回家跟夫人告别后,进宫去见母亲。宫人报告说韦妃去了太上皇的寝宫,赵构赶紧跟了过去。他刚一进门,就看到母亲跪在地上,正抱着太上皇的大腿失声痛哭,头上的首饰掉了一地。太上皇神色尴尬,还有几分不耐烦。徽宗说,九哥有胆有识,你应该为生下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他愿意为国尽忠,你干吗不让他去啊?韦妃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要是死了我也没办法活了。言外之意,陛下您有31个儿子,他对您来说只是三十一分之一,就是死了您也不心疼。太上皇说,这样吧,我现在就晋封你为贤妃,你的寝宫可以安在孤家的寝宫边上。如果赵构能够平安回来就封他做太傅,加节度使。可韦妃还是抱着太上皇的腿哭个不停。赵构走过去向父亲行了个礼,又把母亲搀扶起来,说孩儿是自愿的,能为国尽忠我很高兴,母亲不要哭,也不要为难父亲了。宋徽宗听到这话非常高兴,尴尬的局面可算解除了。赵构又向徽宗施礼,说儿子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请父亲多加保重,说完就告辞了。
第二天,宋钦宗带着文武百官为赵构等人送行。分别时赵构跟钦宗讲:“如果朝廷有机会出兵,不要管我,该打就打,死了我也认了。”跟他一起出使的宰相张邦昌一听这话就哭了。赵构回过头来对他说:“相公这是何意啊?大丈夫报国理所当然,我刚19岁,年纪轻轻的都不怕死,你那么大岁数,哭个什么劲儿呀?”
张邦昌、秦桧同了康王前去金营为质。只见金国的武士们在大帐门口排成两列,刀出鞘,箭上弦,横眉怒目,杀气腾腾。张邦昌先进营去。秦桧保着殿下立在营门之外。
斡离不把赵构留在军中十多日,赵构每天该看书看书,该练武练武,一切若无其事。张邦昌则是每天都哭,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看到赵构整天悠哉游哉地念书,斡离不感到很奇怪,装作很随意地踱进帐中,斜眼看着赵构,问他看什么书。赵构说是《孙子兵法》,斡离不一听仰天大笑,说你们学兵法有什么用,就你们那样的兵将,不过是我们的刀下之鬼。赵构手指斡离不身后的一张宝弓说:“这张弓是你的吗?”斡离不说,“是我的铁胎宝弓,大金国除了我没有人能把它拉开。赵构说要试一下,斡离不随手把弓递给赵构,说你当心,别把手指头割下来。赵构神色自若地搭上箭,拉满弓,突然间对准斡离不,吓得斡离不赶紧窜出帐外。赵构面色不改地将弓竖起,一箭穿透大帐射了出来。
斡离不一看,这么一个19岁的小孩居然能把铁胎宝弓拉开,他倍感诧异,又隐隐不服,便说你敢跟我比试比试射箭吗?赵构欣然应允。斡离不立了一个箭靶,说咱俩一人射三箭,看谁射得准。斡离不先射,他第一箭高于靶心一寸,第二箭正中靶心,第三箭低于靶心一寸,三箭在一条线上。射罢,他将弓递给赵构,一副胜券在握、得意洋洋的样子。赵构微微一笑,拉弓扣弦,连发三箭,皆中靶心,三箭也在一条线上,而后箭箭头射在前箭箭尾上,水平更高。金太子谓:“此必将臣之子,假为亲王来质。”语斡离不道:“康王恐非真的。若是亲王生长深宫,岂能习熟武艺,精于骑射如此?可遣别的皇子来质。”斡离不心亦惮之,复请遣肃王赵枢为质。赵构和秦桧得以回朝。
赵构因为不怕死而得以免死回到宋营,而肃王成了人质留在了金营,最后跟父兄一起死在了北国。
赵构在金营里坦然自若的表现,不仅使自己免于一死,也赢得了金军统帅斡离不,也就是完颜宗望的敬佩。
赵构一回来,太上皇和他的皇兄非常高兴,晋封赵构为太傅,加封节度使。节度使虽然是一个虚衔,但级别相当高,相当于今天的上将,享受大军区正级待遇。赵构年仅19岁就官居高位,文封太傅,武封节度,一下子成为皇族当中的一颗新星。
这时京畿北路制置使种师道及统制官姚平仲等率军到来,共有二十多万人马。钦宗听说勤王之兵来到甚喜,即召二人叙谈。
钦宗道:&这女真将帅欺朕太甚!要了这样,又要那样,朕已忍无可忍。&种师道躬身奏道:&女真可以说不知兵事。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况隆冬难过,冰雪初消,民家藏粮早己不多。金人多用骑兵,既无麸豆,就要青草。于今青草未曾报芽.他那几万匹马吃些什么?这京城有李兵部防守足可无虞。再相持一些时候,他不战自退,然后臣等以大兵追击。那怕他不败!&钦宗手抚短须目视李纲。李纲起身奏道:“种经略之言是也。金兵围京师的号称十万,其实只有六万人。现我勤王之师已有二十余万,怕他甚的?现在派两支精兵分守黄河南北两岸,断绝他的后路。让他粮秣弓箭都接济不上。我再派兵攻打,金兵粮草将尽岂能久留?那时于他渡河之时两边夹击,必然大获全胜。”钦宗点头道:&此计甚好,姚卿以为如何!&姚平仲奏道:&孤军深入不易善归,诚如种、李两公所奏。不过肃王尚在金营,臣当乘其不备,带一支精兵杀入金营,生擒斡离不,迎接肃王而回。&种师道奏道:&姚统制此言虽壮,却非万全之计。那斡离不扎营我京师郊外,如何不戒备森严?万一不成却教金人笑话。&姚平仲见种师道面奏钦宗不许他立功,心中便有些不乐,默然无语。钦宗自也觉得种、李所言不错,便向李纲道:&便依卿所议,约需多少日期方可举事?&李纲奏道:&臣身任亲征行营使,必负全责。约三日到五日便可以布置妥贴。
正说着内侍来奏,金营议和使王讷入宫求见。&种师道听说不觉愕然,问道:&深宫之内,这外国使节为何不等宣诏便直撞进来?&钦宗叹口气道:&种卿不知,这金人使臣好生无扎,每次见朕长揖不拜,出言只是你我,朕为社稷宗庙计,都忍耐了。&种师道奏道:&陛下且宣他入来。臣当面责他无礼。&说时见殿下一人身着胡服登阶而上。内侍在金阶上叫道:&陛下有旨,宣金使王讷上殿。&那王讷大步上殿,见李纲之外尚有两员大将,便站立殿门向钦宗略一拱手。钦宗指着种师道、姚平仲道:&此系种经略,姚统制。&王讷拱手声喏,姚平仲起身答札,种师道却不动身,因道:&足下姓王,想是汉人投金为仕,父母之邦君臣大义谅未忘却。老夫略抱贱恙奉旨赐座,无君命恕不起立。&他声音苍老两目如电。王讷便在阶拜了两拜。钦宗命起立别殿叙话。王讷拱手称是,由内侍引退。钦宗向种师道微笑道:&今日他向种卿拜跪,说明种卿威震蛮夷,有卿在此朕宽心多了。我自与金人说话,卿等且退。&于是李、种、姚一同出宫。
却说这姚平仲本是西河经略使姚古之子,现任西路都统制,和种师道兄弟都是山西巨室。他十八岁时与夏人战臧底河,杀彼甚众。睦州方腊作乱时,道君遣童贯讨贼,童贯复取平仲偕行。及贼平,平仲之功冠军,不愿推赏,乃谓童贯曰:“平仲不求官赏,但愿一见主上耳。”童贯忌之。如王渊、刘光世者皆得召见,独平仲不得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