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萧太后与韩德让(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彻底改变穆宗留下的混乱局面,耶律贤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契丹帝国的政治开始显现出一派清明气象,可惜天不遂人愿,耶律贤身体不好。

  当年他的父亲耶律阮被耶律察割杀害时,耶律贤年仅4岁,他目睹了父母被杀的场面后,精神受到很大的刺激。做了皇帝后又患上了风疾,身体非常虚弱,严重的时候连马都骑不住,更别提处理军国大政了。

  就这样萧燕燕适时地走到了前台,每逢耶律贤犯病时,萧燕燕都代他上朝处理国事。耶律贤发现妻子的才干后,干脆放心地将朝政交给她,自己以养病为由开始了休闲娱乐。

  萧燕燕大权在握后,父亲萧思温也迅速成为朝中的重要人物。然而树大招风,这种显赫引来不少人的妒恨。公元970年5月,萧思温随景宗出外行猎时遭到政敌的刺杀,猝不及防一命归西。没有了父亲的帮助,但还有丈夫的支持。在景宗的支持下,她不仅得到尽显才能的机会,也得到群臣由衷的钦佩和效忠。

  两年之后,19岁的萧燕燕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为辽景宗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景宗后继有人,对萧燕燕更是宠爱无比。

  公元982年9月,辽景宗游猎于祥古山时得了重病,最后死在了焦山行宫。

  当时,萧燕燕刚刚30岁,太子耶律隆绪12岁。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虎视眈眈地盯着皇位,局势马上变得险恶起来。

  萧燕燕手握一纸“长子隆绪继位”的遗诏,牵着12岁的儿子,召来景宗临终前委托后事的大臣韩德让和耶律斜轸,问道:“母寡子弱,族属雄壮(指契丹皇族势力),边防未靖(宋军威胁),你们说我该怎么办?”

  韩德让、耶律斜轸两位股肱之臣忙跪地表忠心,“只要您信任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韩德让建议萧燕燕下诏让各诸侯王回到自己的领地,相互之间不得互通消息和见面。在解除了宫廷政变的危险之后,萧燕燕宣布景宗遗诏,立太子耶律隆绪为皇帝,是为辽圣宗。萧燕燕则被尊为“承天皇太后”。

  他,堪称史上第一权臣。平日不用上朝,上朝不用跪拜皇帝,可以在皇帝附近设立单独座位上朝,拥有与皇帝一样的卫队。这种待遇可谓亘古未有。他,就是辽国大丞相,晋国王韩德让。

  韩德让,出身于玉田韩氏。唐朝末年,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南下攻打蓟州(今天津)时,被述律平的哥哥述律欲稳所擒,带回草原。当时,韩知古年仅6岁。

  后来,述律平嫁给耶律阿保机,韩知古作为陪嫁家奴也跟了过去,正式成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宫分人”,即家奴。

  对于很多人来说,成为家奴也就代表着永无翻身之日了。但韩知古摊上了个好儿子,并遇上了契丹统治者积极推行汉化的好时候,这预示着这个家奴的命运会不一样。

  别看韩知古年岁不大,但是能说会道,很快就得到了耶律阿保机的赏识,被提拔为中书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