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徐铉以德报怨(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有人问:作为读书人,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

  在这个关于理想世界乐此不疲的追问下,出现最多的答案是宋朝。

  原因很简单,宋朝被称为读书人的天堂,是读书人的幸福时代。

  宋朝不仅为读书人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拓宽了读书人的上升通道,而且对读书人是相当地宽容。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祖训,刻于碑上,“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这则祖宗家法也历来被人津津乐道,大都对宋朝皇帝的仁慈加以称颂。

  毫无疑问,正是赵匡胤留下的祖训,给读书人崇高的地位奠定了基调。

  但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指出宋代的一个矛盾之处:

  “一个以军人为首脑而组成的国家,自始注重国防,偏在军事上的作为,不及其他任何主要的朝代。”

  与之相关的一个疑问是,“生于忧患 、长于忧患”的宋朝为什么会采取“文治”,甚至明显地“重文抑武”呢?

  我们知道,大宋的江山是太祖发动陈桥驿兵变而得来的,篡权而得来的帝位本来就不是很稳固。

  为防范内部变乱,稳定政权,首先就要收揽军权,控御军将。

  宋太祖可不想他的部下再被人披上了黄袍。

  从外部环境来看,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相对来说都比较强势,他们的实力都可以和中原王朝相抗衡。

  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他们的骑兵可以直逼华北平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