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第313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客人到齐了,时辰也到了,奴仆抬出黑檀木做的牌匾,赵西平邀众人出来见证。

  昔日挂匾的地方已经空置下来,奴仆踩着木梯站上去,举起蒙着红布的牌匾架上去。

  甘二和青山抬着一个烧着旺火的铁锅出来,小崽和阿宁各搂着一捆截断的竹筒满脸激动地跟过来。

  这是定下宴请的日子后,隋玉让奴仆在城里搜寻买来的,敦煌不产竹,竹子又重,少有商队携带,走遍敦煌城只买到了三根竹子。

  牌匾挂好,人从梯子上下来了,小崽和阿宁把竹筒投进大火里,二人捂着耳朵飞快跑了。

  带着竹结的密封竹筒在火舌下燃烧变形,与之相应的,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在铁锅里炸响。

  宾客惊诧地看过去,下一瞬,大红色的绸子在爆竹声中如流水般落了下来,四个镀金的大字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长归客舍——

  第345章 捐助

  生活在西北边关的人粗犷,行事颇有些彪悍,在饮食上不讲究精细化,向来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故而隋玉在准备饭菜上难度小了许多,炖骨炒肉时是连骨带肉,蒸肉煎鱼也是大碗大盘往上端。

  宾客多,从长安带回来的两口大铁锅派上了用场,油爆兔丁、爆炒嫩羊肉、蒜苗红烧肉……一锅炒出来能包揽二十三席菜。

  一道道荤菜端上桌,又一个个空盘撤下来,葡萄酒喝空了一罐又一罐,诱人的香气在茶舍里发酵,两只大黑狗守在门外馋得淌口水。

  隋玉作陪女客,赵西平作陪男客,隋良和小崽则是负责照顾两桌小孩,一家四口各司其职。精神高昂地忙活两个时辰,待酒足饭饱,客人离席归家了,他们四个才卸下脸上的笑,如打蔫的瘪枣一样坐在树下不吭声了。

  连忙了好几天,不仅是主子累,奴仆也个个磨薄了鞋底,但主子能在客人离开后坐在阴凉地歇劲,奴仆们还要打着转收拾残羹冷炙。

  两只大黑狗裹着一身的肉香鼓着大肚子摇着尾巴走过来,狗眼还不时盯着挑泔水去喂猪的仆妇,剩菜剩饭在喂过狗之后,剩余的全是猪的食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