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春 第68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二郎当年身边有个亲随,是从上京带去东境的,名字叫朱之隅。这朱之隅那年随谢二郎回京时,身边带着个出生不久的孩子,如今算来,也就是十岁左右。

  这朱之隅打从谢二郎未从军时,便一直跟在他的身边,谢家人都熟得很,就连谢惜小的时候,都叫过他哥哥。若是谢二郎在军中发生了什么事,他必然是最清楚的那一个。

  朱之隅虽然也死在了当年的旧案里,可是祸不及家人,妻子都活了下来,若是能找到他的遗孀和孩子,那么或许可以了解一些当年的事。

  但此事并不好做。朱之隅是戴罪之身,即便他的孩子在保育堂,也有可能在登记姓名时,故意遗漏父亲的名字或是改名。

  找他妻子倒是方便,只可惜,时隔多年,周鸣玉不大记得朱之隅的妻子长什么模样了,实际上,就是朱之隅本人站在她面前,她恐怕一时半会儿也认不出来。所有的希望,都只能寄托于这几家保育堂的名册上,能找到父亲姓朱的孩子。

  周鸣玉原本是打算自己去查,但是她从前也听家人说过:滨州有许多处保育堂,还有附近许多村镇的百姓,感念谢家人守护东境的恩德,会主动收养战友家的遗孤。

  若是朱之隅的孩子被别人带走,她再去查,恐怕就不大方便。

  但是张浮碧身有官位,又负责查看此地保育堂,查起名簿来,终归是比她要方便得多的。

  周鸣玉与张浮碧商量好此事,晚间一起用了饭,各自回去休息。

  接下来几日,周鸣玉安心和贺掌柜一起去各处铺子查账,晚饭前照例是寻一家保育堂去看看,着重看一眼各处的名册,希望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如此大海捞针般查了几日后,还真叫周鸣玉得了个结果。

  第64章

  周鸣玉接连查了很多天保育堂的名录,在名册上一无所获。

  谢家只有她二叔那一房从军,老实说,她对军中的情况并不清楚。如果没有谢二郎从军,她就连这一条线索都没有。

  但显然,朱之隅死后的确将自己的孩子保护得很好。这名册上凡有姓朱的孩子,要么就是年纪对不上,要么就是母亲的信息对不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