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1402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问题又来了。

  当初的这两位是怎么选择“一穷二白”的冰芯国际?

  胡正明没加入冰芯之前就是美国的工程院院士,是毫无疑问的业界大佬,梁孟淞在台记任职同样是研发先进制程的大将,行业内也很出名……

  他们怎么就先后加入冰芯呢?

  随着这两位履历的被扒,冰芯国际越来越多的过去被扒了出来,从立项到寻找投资,从城市考察到风险试产……

  一场用了十一年的制程追逐渐渐浮现在大家面前。

  这个过程中,世界上最好的总裁似乎不仅仅是“有俩臭钱”,同样起到了十分关键的粘合剂作用。

  香港报纸报道了冰芯国际的股价上涨,又探究了这家企业发展中的细节,发现越挖越多,而一个特别的细节又在香港本地引发讨论。

  ——当年的冰芯国际曾经考虑在香港建设工厂。

  这样的细节与早年间的另一桩事匹配起来,中芯国际曾经也考虑过在香港建厂……

  香港错过中芯又错过了冰芯,特别后者,如今已经拥有全球第一的制程工艺!

  媒体们在不同角度对冰芯展开了讨论。

  舆论如此,更多的业界机构也在终于拿到mars 8.8实机后对它进行了拆解,着重是研究冰芯国际的16nm制程含金量。

  其中,主要提供逆向工程服务、先进技术分析的研究库techinsights率先发表了对冰芯工艺的意见。

  “我们对易科的mars 8.8进行了拆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