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345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照我们前面两年的采购经验,欧洲的设备比较容易,反而亚洲的像新加坡不太好买,他们主要考虑到他们自己的产业保护,会有行政上的干预。”

  “以色列也不错,挺乐于卖设备,但他们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在于后续维护和升级的费用很昂贵。”

  “中芯最开始有的设备替代就是从以色列采购,用了一年一算后续费用都快赶上最初买设备的钱了。”

  会议室里的邱慈云侃侃而谈,介绍采购情况。

  等他说到最后又补充一句:“中芯的不少二手设备是凭借张总的人脉搞到的,如果我们买不到,恐怕还需要去买新的,而且,国际上采购的最新情况我还不是太了解,恐怕得跑一跑才能评估。”

  方卓听得很认真,虽然对这个领域基本不懂,但知道用人就行。

  他先点了自家公司的总监孙琦,问道:“孙总是常年在国际上跑业务沟通的,我们易科和日本东芝的合作都是孙总负责,接下来能不能拓展下业务范围,你们商量下给个结果。”

  方卓示意孙琦和邱慈云相互沟通一下,前者精通国际采购流程,后者熟知设备需求情况,应该能有所互补,至于易科的供应链,现在已经十分稳定,提拔副手上来就可以。

  “徐总,你们高盛推荐的新cfo很好用,能不能在设备采购这块再给推推人啊?”

  方卓扭头也和旁边坐着的徐开伟沟通起,意思很明白不过,签过合同,大家都是自己人,赶紧就设备采购这方面提供帮助啊。

  徐开伟沉吟一会,说道:“我们肯定愿意帮忙,尽量让这个设备层面不出问题,但实话实说,高盛能提供的帮助还是美国境内的更方便一些。”

  高盛是个全球性的集团,但影响力自然是大本营最强。

  只是,美国设备采购遭遇的审查尺度最高。

  两边的影响因素纠合在一起,最终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样,还真得试试才知道。

  方卓又询问邱慈云的意思,要是能买美国的设备,那自然是买美国的设备,它的绝大部分都是最好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