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326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上海啊,还是水深,连首富也不能横着走,某些企业的关系相当有力。

  “赵主管,继续说说工作吧,你这位交大的高材生来我们易科投资的暑期实习怎么样?”方卓结束通话,摇了摇头,注意力回到眼前。

  赵素祺连忙汇报心得,截止到目前为止,暑期一个多月的实习心得就是——这和书上都不一样啊。

  她一共跟了三个项目的接洽,只觉得各种奇奇怪怪,有的企业老板连估值的概念都没有。

  “很正常,咱们国内目前不论是企业还是风投,都是高的能高,低的能低。”方卓没觉得有什么。

  赵素祺听见哥哥的话,想了两秒,笑着问道:“哥,你遇到最低的是不是拎着汽油去找你的风投?”

  一些过去的小事,怎么老是有人时不时提起呢?

  方卓摇摇头:“那个其实算因地制宜,如果你碰见一个把你资金锁死的企业,难道你要拿着合同法之类的文书条文去给对方普及知识吗?能要到钱就是最好的。”

  赵素祺一个学院派得到实干派的最直接传授,并为此深信不疑。

  她结合案例思索了一会,询问道:“哥,最近你那个半导体项目有很大进展呢,那些风投是不是看到邱慈云的加入就愿意坐下来谈了?”

  方卓对自己妹妹是倾囊相授,笑道:“你要投一家企业,你把自己当成它的什么?金主?老板?背后控制人?不,祺祺啊,是伙伴。”

  “正常而言,风投的投入周期不算短,企业想要的是一起成长的伙伴,一个优秀的风投也就要满足这个需求,这样才能让彼此的关系都更长久。”

  “不是邱慈云的加入让机构愿意坐下来谈,而是机构和我都认为这个项目需要邱慈云,所以才有了他的加入。”

  方卓微微一笑,揭开外人很难知晓的内幕:“dcm的人比较规矩,是要看到邱慈云入场才继续往下谈,但德意志银行的张红力和我比较谈得来。”

  “他是一个真正的投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