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111节(6 / 7)
王双觉得韩树说得对,但他生性稳重,仍是举棋不定。
昨夜他们开始行动,现在又过了一个白天,不少秦军的营、连单位失联,很多在各地驻扎的秦军跟特别行动团与起义军交了战,那些还没遭受打击的秦军,自然陆续知道反抗军来了,而且行动规模不小。
但他们目前能掌握的信息很少,根本无法判断战场准确情况,正是最为惊疑的时候,可以说处于懵逼状态中,在草木皆兵的环境中形同惊弓之鸟。
依照韩树的分析,他们的行动确实有很大成功把握,赵渡镇的秦军不会有顽抗之心。
可万一呢?万一赵渡镇的秦军意志坚定、临危不乱,一面坚守一面呼叫增援呢?
“没时间了,我们现在打的就是信息差,如果迁延时日,到了明天后天,秦军了解到的信息就会更多,知道我们力量有限,届时他们从懵懂状态中回过神,一个个都会稳住阵脚,我们再想奇袭就很难。
“此役,我们必须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趁乱清除掉官东城外围的秦军,大幅度削弱他们的有生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官东城的进攻顺利!”
言尽于此,韩树的决心已是不可动摇。
他注视着王双,毫不客气不容置疑地道:“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但严冬一定会赞同我的策略,两票对一票,行动就这么定了!”
韩树虽然是这支起义军的最高指挥者,但战场计划需要指挥团共同制定,这是反抗军的制度,为的是避免主将判断出错,减少失误。
四名各领一支队伍的指挥团成员,在“老黄”没来的情况下就只有三人,王双确实没法反对有严冬这个铁杆支持者的韩树。
“如果严冬赞同你的决定,那我同意大军进攻赵渡镇。”王双最后还是保留了观察严冬态度的余地。
他俩找到严冬说了情况后,严冬没有任何意外地选择了支持韩树,这跟私人交情没什么关系,而是严冬信服韩树,知道以韩树的智慧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严冬自己有思考能力,如果韩树的意见太过离谱,那是不能说服他的。
总之计议已定,三人商量好具体作战方案后便带着队伍开始行动。
↑返回顶部↑
昨夜他们开始行动,现在又过了一个白天,不少秦军的营、连单位失联,很多在各地驻扎的秦军跟特别行动团与起义军交了战,那些还没遭受打击的秦军,自然陆续知道反抗军来了,而且行动规模不小。
但他们目前能掌握的信息很少,根本无法判断战场准确情况,正是最为惊疑的时候,可以说处于懵逼状态中,在草木皆兵的环境中形同惊弓之鸟。
依照韩树的分析,他们的行动确实有很大成功把握,赵渡镇的秦军不会有顽抗之心。
可万一呢?万一赵渡镇的秦军意志坚定、临危不乱,一面坚守一面呼叫增援呢?
“没时间了,我们现在打的就是信息差,如果迁延时日,到了明天后天,秦军了解到的信息就会更多,知道我们力量有限,届时他们从懵懂状态中回过神,一个个都会稳住阵脚,我们再想奇袭就很难。
“此役,我们必须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趁乱清除掉官东城外围的秦军,大幅度削弱他们的有生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官东城的进攻顺利!”
言尽于此,韩树的决心已是不可动摇。
他注视着王双,毫不客气不容置疑地道:“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但严冬一定会赞同我的策略,两票对一票,行动就这么定了!”
韩树虽然是这支起义军的最高指挥者,但战场计划需要指挥团共同制定,这是反抗军的制度,为的是避免主将判断出错,减少失误。
四名各领一支队伍的指挥团成员,在“老黄”没来的情况下就只有三人,王双确实没法反对有严冬这个铁杆支持者的韩树。
“如果严冬赞同你的决定,那我同意大军进攻赵渡镇。”王双最后还是保留了观察严冬态度的余地。
他俩找到严冬说了情况后,严冬没有任何意外地选择了支持韩树,这跟私人交情没什么关系,而是严冬信服韩树,知道以韩树的智慧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严冬自己有思考能力,如果韩树的意见太过离谱,那是不能说服他的。
总之计议已定,三人商量好具体作战方案后便带着队伍开始行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