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487节(1 / 7)
赵宁坐得住,周鞅可是忍不了,他两步冲过去,恼火的一脚踹在黄远岱肩膀上,直接给对方掀得四仰八叉,而后咬牙切齿喊咒语一样喊道:
“老黄,还不醒来?!”
这一幕看得赵宁脸皮抽搐。
周鞅平日里最是克己守礼,一言一行莫不合乎规矩,但在面对黄远岱的时候,可是向来不假辞色。
赵宁还见过两人喝多酒时,一言不合当堂大打出手,张牙舞爪螃蟹一样扭打在一起,互相撕衣服扯头发喷对方唾沫,嘴里大骂污言秽语的场景。
而到了次日酒醒之后,两人又是往常模样,一个放浪不羁一个温文尔雅,坐在一起相互唱和着给赵宁分析形势、出谋划策,和谐得不能更和谐。
有时候赵宁不禁略感庆幸的去想,还好两人因为早年遭遇都没了修为,若是两个元神境乃至王极境这般斗殴,只怕是要把他的房子、府邸都给拆了。
黄远岱爬起来坐好,不知道是不是今日没抱着酒葫芦,所以比较清醒理智的原因,竟然没去在意周鞅的触犯,淡然的拍了拍肩膀上并不存在的鞋印灰尘:
“陛下的打算显而易见,世家的灾难同样摆在阳光下。
“当初,有实力的那些个世家,派遣族中王极境去暗中襄助魏氏时,之所以没有把族中官员、家眷调离燕平,一方面是因为这样一来,无异于主动暴露自身;
“另一方面,则是他们误判了皇帝心迹,以为事发之后,在陇右魏氏的牵制下,皇帝不敢大举向这好几个有实力的世家同时发难,只会跟他们‘谈判’。
“所以他们的族人官员,乃至亲友手足,都不会遭受劫难,也就没必要离开燕平避祸。
“殊不知皇帝早就雄心勃发——不,应该说雄心膨胀,想要快刀斩乱麻,将解决世家隐患的事毕其功于一役,借此机会彻底决定皇朝大局。
“这才有了今日之祸。”
已经坐回自己座位的周鞅,听到这里颇为不耐烦:“这些事我们之前就商讨过,你重复一遍实在是浪费时间,直接说今日皇帝后续举动不就行了?”
↑返回顶部↑
“老黄,还不醒来?!”
这一幕看得赵宁脸皮抽搐。
周鞅平日里最是克己守礼,一言一行莫不合乎规矩,但在面对黄远岱的时候,可是向来不假辞色。
赵宁还见过两人喝多酒时,一言不合当堂大打出手,张牙舞爪螃蟹一样扭打在一起,互相撕衣服扯头发喷对方唾沫,嘴里大骂污言秽语的场景。
而到了次日酒醒之后,两人又是往常模样,一个放浪不羁一个温文尔雅,坐在一起相互唱和着给赵宁分析形势、出谋划策,和谐得不能更和谐。
有时候赵宁不禁略感庆幸的去想,还好两人因为早年遭遇都没了修为,若是两个元神境乃至王极境这般斗殴,只怕是要把他的房子、府邸都给拆了。
黄远岱爬起来坐好,不知道是不是今日没抱着酒葫芦,所以比较清醒理智的原因,竟然没去在意周鞅的触犯,淡然的拍了拍肩膀上并不存在的鞋印灰尘:
“陛下的打算显而易见,世家的灾难同样摆在阳光下。
“当初,有实力的那些个世家,派遣族中王极境去暗中襄助魏氏时,之所以没有把族中官员、家眷调离燕平,一方面是因为这样一来,无异于主动暴露自身;
“另一方面,则是他们误判了皇帝心迹,以为事发之后,在陇右魏氏的牵制下,皇帝不敢大举向这好几个有实力的世家同时发难,只会跟他们‘谈判’。
“所以他们的族人官员,乃至亲友手足,都不会遭受劫难,也就没必要离开燕平避祸。
“殊不知皇帝早就雄心勃发——不,应该说雄心膨胀,想要快刀斩乱麻,将解决世家隐患的事毕其功于一役,借此机会彻底决定皇朝大局。
“这才有了今日之祸。”
已经坐回自己座位的周鞅,听到这里颇为不耐烦:“这些事我们之前就商讨过,你重复一遍实在是浪费时间,直接说今日皇帝后续举动不就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