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02节(5 / 7)
如若不然,前年大旱时,地里粮食几乎绝收,“狗大户”也不会削减他们的口粮,毕竟这不是他们的过错。
说到底,是“狗大户”自家受了损失,他要转嫁一部分到佃户头上,不能全部自己承受。
说起来,削减的口粮加在一起,其实也没有太多。
“狗大户”的行为,突出一个锱铢必较,一毛不拔。这也是大部分富人的秉性。大方是不属于他们的。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穷到最后活不下去。
想到这里,赵宁心情就不是很好。
大齐开朝百年,如今的盛世繁华前所未见,被无数文人墨客不停歌颂,可就在这样的时间点上,土地兼并问题已经分外严重。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乃至十万数十万的百姓,正在失去自己的土地,变成流民。最后要么上山为盗,要么下河为匪,要么卖身为奴,要么死无全尸。
他们的冤屈无处可诉。
因为那些富人侵吞他们财产、逼得他们没有生路的手段,在明面上合理合法。且无论对官府的影响力,还是对舆论的控制,他们都远胜于底层百姓。
所谓的繁华盛世,实则不过是上层追逐财富,无信无义,纸醉金迷,下层拼尽全力仍旧生活艰难,衣食住行都无法保障,以至于怨气丛生的畸形产物。
盛世属于富人,跟穷人没有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当强悍的北胡大军骤然南下,看起来处于太平盛世巅峰的大齐皇朝,焉能不兵败如山倒?
作为一个将门世家子,赵宁打小学的、见识的,都是沙场战阵、兵法戎机,思考的也是如何沙场建功、保家卫国。
对这些本该门第、文官解决的治国问题,赵宁接触得很少。哪怕是前世国战那十年,没少见百姓的惨状,也基本都将其归结于兵祸,不曾也无暇深究。
↑返回顶部↑
说到底,是“狗大户”自家受了损失,他要转嫁一部分到佃户头上,不能全部自己承受。
说起来,削减的口粮加在一起,其实也没有太多。
“狗大户”的行为,突出一个锱铢必较,一毛不拔。这也是大部分富人的秉性。大方是不属于他们的。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穷到最后活不下去。
想到这里,赵宁心情就不是很好。
大齐开朝百年,如今的盛世繁华前所未见,被无数文人墨客不停歌颂,可就在这样的时间点上,土地兼并问题已经分外严重。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乃至十万数十万的百姓,正在失去自己的土地,变成流民。最后要么上山为盗,要么下河为匪,要么卖身为奴,要么死无全尸。
他们的冤屈无处可诉。
因为那些富人侵吞他们财产、逼得他们没有生路的手段,在明面上合理合法。且无论对官府的影响力,还是对舆论的控制,他们都远胜于底层百姓。
所谓的繁华盛世,实则不过是上层追逐财富,无信无义,纸醉金迷,下层拼尽全力仍旧生活艰难,衣食住行都无法保障,以至于怨气丛生的畸形产物。
盛世属于富人,跟穷人没有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当强悍的北胡大军骤然南下,看起来处于太平盛世巅峰的大齐皇朝,焉能不兵败如山倒?
作为一个将门世家子,赵宁打小学的、见识的,都是沙场战阵、兵法戎机,思考的也是如何沙场建功、保家卫国。
对这些本该门第、文官解决的治国问题,赵宁接触得很少。哪怕是前世国战那十年,没少见百姓的惨状,也基本都将其归结于兵祸,不曾也无暇深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