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常安宁 第61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次是周均延,他已经回了伦敦,给温宁安发完工的模型图片。温宁安每条必回,还加许多表情包,旁敲侧击问周均延,能否帮忙再做个路灯。

  周均延爽快答应,让温宁安提供给对应路灯的尺寸规格。

  “秦昭序,缺路灯的房屋模型还在长喜街道,我有空去测一下。”

  秦昭序意有所指,“patrick chou对你不错。”

  温宁安沉浸在一张张微缩模型图里,言不由心地“嗯”了声,“秦总,不要话里有话,我和周均延是朋友。”

  毛头小子才会无端吃飞醋,秦昭序自诩稳重,不和温宁安继续纠结这个话题,权当没看见她和周均延好几屏的聊天。

  秦昭序酝酿片刻,状似随意地同她聊起,“宁安,下周又可以探视母亲,我不一定在明市,安排张叔陪你。”

  “不需要,我一个人可以。”

  秦昭序未强求,他目光描摹过温宁安垂落的眼睫,语气自然而然,“你以前说,父母都是宁波本地人,当初怎么想到来明市的?”

  谈及父母,温宁安话匣打开,“严格来说,我爸不算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他老家是江苏中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家里不富裕,很早出来打工。”

  “是吗?那他怎么去宁波了。”

  温宁安眨眨眼,“说来话长......”

  温咏广早年打工,跟随家族同辈,学了门泥瓦匠的手艺谋生。他从小比别人聪明,砌砖抹墙也比其他学徒更平整光滑,手脚灵活麻溜,跟随乡镇的工程队出门接活。

  泥瓦匠干得再好,发展空间有限,温咏广琢磨着,去学点有壁垒的技术。他路子野,买了两条中华烟,送给工程队里的工程师,每晚跟在人屁股后学看图纸。

  那个年代,工地技术员普遍缺乏系统性学习培训,全靠在实践中野蛮生长。时间长了,温咏广不仅能帮工程师挡一面,还在工地上学会了开卡车,驾照是后来补考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