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3 / 3)
太后尸身依旧躺在榻上,殿里的宫人都跪了下来,唯有太医来回走动。穆凉走近林然,趁着无人在意,伸手握住林然袖口里的手。林然这才察觉她来了,唇角弯出浅浅的弧度,示意无事。
太后病势早就愈发严重了,陛下临行前就已将后事安排妥当,时间问题罢了,一切有序,稳中不乱。
穆凉方站定,殿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长乐来了。
林然往一侧避了避,让开一条路,太医同样如此,等着长乐公主见过太后最后一面,就装入棺木里。
长乐步履匆匆,在榻前跪下,林然神色不改,吩咐宫人都出去,免得到时说了什么不好的话,被宫人传了出去。
半晌后,宫人内侍纷纷退下,几名治病的太医想要退下,被林然制止,太医一走,难不保长乐会发疯。
尤其她为晚辈,长乐因太后的死而发难,传出去于她于陛下都不是好事。
长乐眼神空洞,带着茫然,跪了须臾后,理不清心中的思绪。方才脑海里闪过一个荒唐的念头,太后若殁得早些,秦宛是不是就不会死,那么她与秦宛就不会分开。
这个念头闪过,将那些孝道与礼节都抛开了去,她不觉得自己有错,只觉得晚了些。
她的秦宛都不在了,所有的想法都不过是空想罢了。
长乐看着那具冰冷的尸身,眼中的茫然渐渐散去,布满痛恨与悲伤,回身望着林然:“太子一切准备好了?”
林然忘记那些旧事,不知长乐与太后之间的纠葛,见到她眼里的恨意后,心有不解,也没有多问,颔首道:“陛下临行前已有嘱咐。”
“她还真是恨,母亲亡故,都不回来。”长乐低低说一声,犹觉得讽刺。陈知意看似云淡风轻,不怨不恨,实则是恨入骨髓,宁愿在外征战,都不肯回来披麻戴孝。
长乐没有质问太后的死,林然也觉得不可思议,吩咐人重重安排下去。
太后曾为帝,谥号如何拟,都是需要朝臣再议,皇帝不在,太子行事更为艰难。 ↑返回顶部↑
太后病势早就愈发严重了,陛下临行前就已将后事安排妥当,时间问题罢了,一切有序,稳中不乱。
穆凉方站定,殿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长乐来了。
林然往一侧避了避,让开一条路,太医同样如此,等着长乐公主见过太后最后一面,就装入棺木里。
长乐步履匆匆,在榻前跪下,林然神色不改,吩咐宫人都出去,免得到时说了什么不好的话,被宫人传了出去。
半晌后,宫人内侍纷纷退下,几名治病的太医想要退下,被林然制止,太医一走,难不保长乐会发疯。
尤其她为晚辈,长乐因太后的死而发难,传出去于她于陛下都不是好事。
长乐眼神空洞,带着茫然,跪了须臾后,理不清心中的思绪。方才脑海里闪过一个荒唐的念头,太后若殁得早些,秦宛是不是就不会死,那么她与秦宛就不会分开。
这个念头闪过,将那些孝道与礼节都抛开了去,她不觉得自己有错,只觉得晚了些。
她的秦宛都不在了,所有的想法都不过是空想罢了。
长乐看着那具冰冷的尸身,眼中的茫然渐渐散去,布满痛恨与悲伤,回身望着林然:“太子一切准备好了?”
林然忘记那些旧事,不知长乐与太后之间的纠葛,见到她眼里的恨意后,心有不解,也没有多问,颔首道:“陛下临行前已有嘱咐。”
“她还真是恨,母亲亡故,都不回来。”长乐低低说一声,犹觉得讽刺。陈知意看似云淡风轻,不怨不恨,实则是恨入骨髓,宁愿在外征战,都不肯回来披麻戴孝。
长乐没有质问太后的死,林然也觉得不可思议,吩咐人重重安排下去。
太后曾为帝,谥号如何拟,都是需要朝臣再议,皇帝不在,太子行事更为艰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