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爵位的小夫都梳着扁髻,从圆髻始,就是有爵位的秦军士兵。

  秦人尚右,发髻在右比在左的级别高。军衔从低到高,在发髻上的顺序就是从左至中下,再到右上,最后到头顶正中。至中后又还有区分:有帻巾的军衔爵位要高于裸髻,带冠的要高于帻巾,而双层冠高于单层冠。

  如此操作,战士们的军衔职位便一目了然。

  最“古板”的军阵对冲,所为的“大军压境”,指挥出现在大平原地势的战场上。军阵行军虽气势磅礴,但灵活机动性不足,受地形因素影响颇大。

  兵家改变了战争的样貌,战争也不是回合制游戏,在战国的诸多战役里,大多数情况下,士兵们很难完整地维持队列。

  更有甚者,建制被打散、指挥官阵亡、冲锋交战过后找不到原定的长官、短时间又要重新集结行军是常态。

  而这时候,士兵们通常会下意识寻找熟悉的人,或者就近往高军衔士官身边集结,跟随他一起杀敌。

  无论是支援巴蜀平乱,还是剿灭戎狄来犯,都不是大军阵行军的场合——虽然秦军中已有最小的群体作战单位,将士们散落各自为战的可能性很高。

  等到将士们在战场上打散建制,最容易凭借发髻认出指挥官,最快恢复建制,而后就地再次集结组阵,尽快地恢复战斗力。

  营帐隔绝不了烈日阳光,如同它阻挡不了军士们震天的操练声。

  秦人不是好战,只是战争在招贤令之后,对秦人而言,完全变成了另一种东西。它和功勋挂钩,是普通人改变底层命运的良机——

  也是国家兑现封赏加爵政策后,提升国民凝聚力的契机。

  他们在渴望战争。

  确切地说,秦国上下,都在渴望品尝胜利果实的滋味。

  秦昭收回视线,将脑中的各项细节又缕了一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