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知道,这场辩论是嬴渠梁牵的头——国君并不下场,像是手举着公正履行裁判的职责。

  卫鞅看似一对多,不占优势,实则并不孤独。毕竟国君的立场不必明摆,从始至终都是向着他的。况且场下看戏之人,并非全都怀着恶意。

  既要行新法,便要先压下上层的反对势头,毕竟舆论和理论的胜利,至少能让这些顽固派们闭上嘴巴。

  杜挚松下气的那一刻,秦昭看到卫鞅抬起头来,眼中光芒正盛。她知道,他的反击要开始了。

  杜挚拿出的例子注意被击溃,卫鞅甚至给他详细到用具体的律令做解释——论起辩论,法家才是真正逻辑缜密、条理井然的诸子百家扛把子。

  圣贤语录、俗语名言喷涌而出,况且看到卫鞅宏论层层递进、慷慨激昂,一时间攻守易势,被密集输出的人换成了杜挚与甘龙。

  他说,犹豫不决不成事,优柔寡断难成功。

  他说,贤者多遭非议,毋需在意。

  他说,知真理者甚少,持真理笃行之人恒强。

  他说,平庸之辈目视甚短,器小难容,乃成事之阻碍。

  他说,小事可商,大事必独断。

  他说,法与礼,其本质不在条文制度,而在治国利民。本质不改,条文制度可易。

  ……

  别说杜挚和甘龙,秦昭都认为卫鞅这套逻辑无懈可击。他拿社会事实做总结,用历史经验做概括,瞬间把道德和知识的高地全占领了。

  全场静默,大殿中还有卫鞅的铿锵壮语回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