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京城报仇的 第114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轶在御前的姿态更加恭谨:“陛下,盛富贵昨日刚刚伏法,今日便有余党将书卷投掷于衙门外。诬告老臣通敌。老臣百口莫辩。御前泣血自辩:

  其一,盛富贵其人,北国奸细也。奸细告朝臣,其言语可信否?”

  “其二:盛富贵抄录的物证,看似年代久远,笔笔如实记录,却又似是而非,并无实据。老臣敢问,抄录武器图纸在案,可有兵部出产的武器图纸原本?如何证明,抄录在案的武器图纸,乃是老臣提供?所谓贿赂老臣的重金,如今又在何处?”

  “其狼子野心,只怕多年前便已存下暗害朝臣、祸乱朝廷之心。如此抄录的所谓‘物证’,不知其手中存有多少份,不知其诬告多少朝中老臣。今日是老臣,明日是韩老?后日又是何人?臣恳请彻查此诬告大案。”

  官家听得连连点头嗟叹: “说的有理,晏卿你看呢。”

  晏容时的视线定在郑轶身上片刻。

  转向御前,行礼道:“臣请拘捕郑相。”

  郑轶:“……”

  官家惊问:“为何?郑相说得在理。盛富贵奸细之言,极大可能诬告,不能作数。”

  “郑相说得句句在理,盛富贵确实是潜藏京城多年的奸细。”晏容时话锋一转:“但臣刚才并未有一个字提起盛富贵。”

  晏容时把旧卷宗摊开在御案前:“卷宗当中,记录之人通篇均以‘吾’自称,未有一个字提起盛富贵。”

  “郑相为何开口便提起盛富贵。敢问郑相,暗中和盛富贵有何等关联?为何看到半夜投掷于大理寺外的两卷旧卷宗,郑相便开口笃定认作盛富贵手书?”

  官家瞠目看向郑相。

  郑轶:“……”

  这世上哪有人记录了满满两卷文书,头尾连名字都不写?哪有这种混账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