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七 人与环境(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孝,乃是人之天性,本能,潜能。而不是学习得来得。如果认为是先学习,才有孝,那是错误得。

  人得本能为:道,善,恶,孝,美,需要学习的仅仅是,这个世界的存在规律。

  而古代学问,却一直放弃世界的现象,追求本来就具备的东西,还在不断外求,才导致封建社会的种种与所倡导的‘五’几乎背离,社会表面安稳善良,民间百姓内心,又是蕴含了怎样的不平。

  本有善,何其追善?

  本有道,何需追道?

  而韩珞认为,正是一直倡导孝道,人反而不会取孝顺长辈,正是触犯了哲学规律‘光明越长,黑暗越深’的规律。

  韩珞的恩师,汪泉教授一直认为,社会一直没有从人这个根本上去考虑一切,对‘人的本来具备的东西’一无所知。

  人的先天之物是什么?

  人的本来具备的是什么?

  大自然富裕人生命的时候,给予了什么?

  是不是人的‘不认识自己’,遮挡了大自然的东西。

  就好像人与人,一开始的善,绝对会造就之后的‘恶’。

  而一开始的强硬,反而造就了之后长久的和睦。

  这与华夏文字中的正统学问,真的是‘背道而驰。’

  华夏几千年的学问,更像一个‘为了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去圆满’的规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