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没有办法抗拒金钱对他的吸引力。

  吴刚教授见他只是低头不说话,了然地叹了一口气。

  “时代不一样了。”吴刚教授用手上的折叠杖拨弄了一下玉米秸秆,“我们那时候,哪知道钱是什么东西,只知道埋头下地干活,种一季不行就再来一季,这个品种不行就全国各地去找野生种。”

  “是,您那个时候有钱也花不出去,新的技术都还没诞生呢。”顾霰云凝神听着,附和了一句。

  “今天我看你这个实验室,搞得真好啊。”吴刚教授停了下来,双手拄着折叠杖,“别看基因编辑出现这么多年了,真的用到良种培育上并有望应用的,一个手都数不出来。很多地方赶时髦做个实验发个论文就没后续了。”

  吴刚教授说的是业内现实,没有什么好反驳的。国内大部分的玉米育种基地,采用的还是杂交等老办法。虽然速度慢,成功率低,但毕竟还是有成功率的。跟基因技术相比,老办法的成本实在太低了。

  但竞争对手兵强马壮弹药精良,还妄想靠老办法去打破对手的垄断甚至超越对方,未免有些天真和狂妄了。

  在考察过美国的种业公司和国内育种企业的现状之后,顾霰云就坚定了一定要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育种的决心。他目前的育种实验室,不敢跟世界先进水平比,但在国内想要评上一流,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果不是如此,吴刚教授也不会舍得放自己的得意弟子出来。

  “我还是心不够静吧,杂念太多。所以读大学的时候就没想着往研究方面发展。”面对为玉米育种事业几乎奉献了自己全部的老教授,顾霰云是有惭愧的感觉的。

  “商业和研究本来应该相辅相成的。很多时候,科学研究都是要靠钱堆出来的。如果一项研究不能商业化,那么这个领域就没有生命力。”

  “但科学研究也确实不能只向着钱看。最浅显的例子,登月计划,火星移民计划,这些都是看不到钱确要一直烧钱的。有的时候功在千秋并不是一句空话。科学研究是需要信念感的。”

  许是一时之间感慨太多,吴刚教授又开始踱起了步。

  “我对新能源车不是很了解,听小许说,好像是个前途挺不错的行业?”

  “是。”顾霰云跟着吴刚教授边走边组织语言,“燃油车时代我们没有赶上,但新能源车,我们是属于后发先至,是非常有可能超越国外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