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圆满人生 第73节(4 / 7)
旁边老贾道:“就是,下次坐出租车,贾叔给你报销。”
晓月笑了脆生生的应道:“行,下次一准儿去找贾叔报销。”
老贾高兴了,他就喜欢晓月不拿自己当外人。
晓月看向刘正荣手里的合同好奇的道:“这合同就是小舅说的诚意。”
刘正荣点头:“你看看这样能不能成?”
晓月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从当初苏家分家到小茹姨租门帘开服装店,再到修理厂,看起来小舅已经习惯了使用合同。
这个习惯很好,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甲乙双方的权力义务以及利益,这份合同是请许舅舅出任修理厂顾问起草的合同,只说出任顾问,并未标注具体事务,但却直接辟出了两成干股,若这样优厚的条件,看起来好像许舅舅占了大便宜,其实是小舅占了大便宜。
许舅舅既有管理经验又有人脉,这两样在什么年代都是稀缺资源,不是用钱能买到的,如果许舅舅做了修理厂的顾问,把小舅跟老贾愁白头的,营业执照跟相关许可证就都不是问题,还有最重要的银行贷款,估计许舅舅也能轻松搞定,因为听肖阳提过,他舅舅有个交情很好的大学同学在银行工作。
要知道许舅舅可是老一辈的大学生,他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比现在都金贵,只要是大学出来的基本都能混到单位高层,更何况许舅舅还是重点知名大学,这样的学历,在银行里不混个高层真说不过去。
所以,别看银行贷款在小舅跟老贾这儿能愁死人,可在许舅舅眼里,说不准就是几句话的事,这就是人脉。
晓月看过合同道:“我觉得挺好的,就是不知道许舅舅怎么想了,不过既然都拟好了合同,就试试呗。”
刘正荣:“你说行小舅就安心了,我跟老贾这就去。”
刚要走,姥姥从厨房探出头来:“哪有赶着饭点去串门的,吃了饭再去。”
刘正荣看了看墙上的钟,五点半了,的确不合适,便拉了老贾坐下来商量西郊那边的地,能拿下多大的,贷多少款合适,两人踌躇满志,摩拳擦掌,大概创业的时候都这样吧,就算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依旧会凭着一腔孤勇冲锋陷阵。
更何况,晓月以过来人的目光来看,小舅这条道走的相当正确,应该说绝对是捷径,毕竟只要不作,就凭西郊那块地也能赚的盆满钵满,这是时代赋予勇敢者的红利。
↑返回顶部↑
晓月笑了脆生生的应道:“行,下次一准儿去找贾叔报销。”
老贾高兴了,他就喜欢晓月不拿自己当外人。
晓月看向刘正荣手里的合同好奇的道:“这合同就是小舅说的诚意。”
刘正荣点头:“你看看这样能不能成?”
晓月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从当初苏家分家到小茹姨租门帘开服装店,再到修理厂,看起来小舅已经习惯了使用合同。
这个习惯很好,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甲乙双方的权力义务以及利益,这份合同是请许舅舅出任修理厂顾问起草的合同,只说出任顾问,并未标注具体事务,但却直接辟出了两成干股,若这样优厚的条件,看起来好像许舅舅占了大便宜,其实是小舅占了大便宜。
许舅舅既有管理经验又有人脉,这两样在什么年代都是稀缺资源,不是用钱能买到的,如果许舅舅做了修理厂的顾问,把小舅跟老贾愁白头的,营业执照跟相关许可证就都不是问题,还有最重要的银行贷款,估计许舅舅也能轻松搞定,因为听肖阳提过,他舅舅有个交情很好的大学同学在银行工作。
要知道许舅舅可是老一辈的大学生,他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比现在都金贵,只要是大学出来的基本都能混到单位高层,更何况许舅舅还是重点知名大学,这样的学历,在银行里不混个高层真说不过去。
所以,别看银行贷款在小舅跟老贾这儿能愁死人,可在许舅舅眼里,说不准就是几句话的事,这就是人脉。
晓月看过合同道:“我觉得挺好的,就是不知道许舅舅怎么想了,不过既然都拟好了合同,就试试呗。”
刘正荣:“你说行小舅就安心了,我跟老贾这就去。”
刚要走,姥姥从厨房探出头来:“哪有赶着饭点去串门的,吃了饭再去。”
刘正荣看了看墙上的钟,五点半了,的确不合适,便拉了老贾坐下来商量西郊那边的地,能拿下多大的,贷多少款合适,两人踌躇满志,摩拳擦掌,大概创业的时候都这样吧,就算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依旧会凭着一腔孤勇冲锋陷阵。
更何况,晓月以过来人的目光来看,小舅这条道走的相当正确,应该说绝对是捷径,毕竟只要不作,就凭西郊那块地也能赚的盆满钵满,这是时代赋予勇敢者的红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