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未雨绸缪(2)(5 / 6)
“这苏州豪族不但有个布政司使的外甥,家门之中国朝以来,进士七人,举人二十四人。族中四品官六位,五品官九位,六七品的就更多了!”刘官继续笑道。
此时,仆人端着刚出锅的清蒸鲈鱼,蹑手蹑脚的过来,放在桌上之后退下。
李至刚看着那条精心烹饪的鲈鱼,开口道,“少盈,你这些话恐怕不是无的放矢吧?”
“你方才说新政之时,顺嘴说了一件事,你还记得吗?”刘观笑道。
李至刚想想,“忘了!”
“你呀你呀!”刘观大笑,然后低声正色道,“开海!”
~
大明朝现在虽海贸兴旺,但表面上还延续着洪武时期的旧政,没有全面放开海禁。
作为最懂皇帝的人,李至刚知道皇帝之所以连年对外用兵的最大用意,就是为了无限的拓展海运,以便达到顺其自然的全面开海。
“依我看!新政之后,开海的事就要落在你的肩上!”刘官拿起象牙筷子,吃了一口鲈鱼,好似在品味着其中的鲜美,张口说道,“新政难,开海更难!”
说着,看了李至刚一眼,“你想,新政是对土地!对于官绅而言土地是命,但对豪族而言,海贸就是他们的命!若一旦放开,他们形不成垄断,那他们还能叫做豪族吗?”
李至刚眯着眼睛,若有所思。
刘观这话说得很对,海贸可是吃不完的金山。
如今大明朝的海贸,除了官方之外就是这些海商豪门。
而皇帝要海贸,但却绝不容有人垄断海贸,几家独大。
↑返回顶部↑
此时,仆人端着刚出锅的清蒸鲈鱼,蹑手蹑脚的过来,放在桌上之后退下。
李至刚看着那条精心烹饪的鲈鱼,开口道,“少盈,你这些话恐怕不是无的放矢吧?”
“你方才说新政之时,顺嘴说了一件事,你还记得吗?”刘观笑道。
李至刚想想,“忘了!”
“你呀你呀!”刘观大笑,然后低声正色道,“开海!”
~
大明朝现在虽海贸兴旺,但表面上还延续着洪武时期的旧政,没有全面放开海禁。
作为最懂皇帝的人,李至刚知道皇帝之所以连年对外用兵的最大用意,就是为了无限的拓展海运,以便达到顺其自然的全面开海。
“依我看!新政之后,开海的事就要落在你的肩上!”刘官拿起象牙筷子,吃了一口鲈鱼,好似在品味着其中的鲜美,张口说道,“新政难,开海更难!”
说着,看了李至刚一眼,“你想,新政是对土地!对于官绅而言土地是命,但对豪族而言,海贸就是他们的命!若一旦放开,他们形不成垄断,那他们还能叫做豪族吗?”
李至刚眯着眼睛,若有所思。
刘观这话说得很对,海贸可是吃不完的金山。
如今大明朝的海贸,除了官方之外就是这些海商豪门。
而皇帝要海贸,但却绝不容有人垄断海贸,几家独大。
↑返回顶部↑